当意外发生时,你是充当旁观者还是救人者?上周日下午,十几名读者在青园社区里学习“心肺复苏术”,他们都希望能在关键时刻选择当一根“救命稻草”,给他人带去更多生的希望。
心肺复苏术在现场急救中的应用非常广,这是一种适用于心跳、呼吸骤停的现场徒手急救方法。如果有人能在4分钟之内对该类伤病员实施现场心肺复苏,便能够加倍或3倍地提高伤病员的生存率。
当现场发现有人昏迷、生命悬于一线的时候该怎么做?“首先要判断他的意识。然后呼救求援。”急救课堂上,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学生谢巧通过扎实的专业技能向读者仔细介绍心肺复苏的几个步骤。谢巧的稳健与专业,让大家非常佩服,也学习得异常认真。
为了让学员们学习时能有操作的机会,大学生们还扛来了专业的人体模型机器。一个半小时的教学之后,许多人都不舍得离去,留在现场一遍又一遍请小老师们再次指导动作。而“好学”所牵线的这一次活动,也受到了在场读者的一致好评。
下周急救课将学习 “海姆立克”急救法
上个月20日,一名家住瑞安莘塍的小孩因为吃桂圆时核卡住了喉咙,在送医救治的途中窒息身亡。其实,如果当时有人懂得“海姆立克”急救法,这个家庭是可以避免此种不幸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叫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Heimlich Maneuver),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也称为海氏手技。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婴儿、幼儿、孕妇以及普通人都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可以用于他救也可以用于自救。
4月26日(周日)下午,“好学”课堂将继续请温州医科大学白鸽青年志愿者服务社走进社区,为居民们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上课地点依旧是在青园社区内。
想要参与学习的读者可通过以下方式报名:扫一扫二维码(见右下角),关注商报“好学”官方微信,发送“急救知识+姓名+电话号码”到后台,收到回复信息即报名成功。
心肺复苏要点
1.位置:心肺复苏术按压的位置为人体两乳头之间的胸骨上。
2.姿势:双手掌重叠,手指上翘,掌根部紧贴胸骨,双臂伸直,双肘关节内收。
3.力度和频率:利用肩、背、臂的结合力垂直下压,力量集中于掌根。给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cm。频率为每分钟大于100次。
4.持续时间:按压时尽量减少中断,约每2分钟重新评估病人。如果病人没有恢复,就一直按压到120急救车来为止。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