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晚报:聚焦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全国最佳眼科是如何炼成的
  • 作者:胡海珍    通讯员单位:温州晚报   编辑:姜小玲   字数:   浏览:5161
  •     


    去年,在被外界称为“中国人就医指南”的全国医院排行榜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蝉联眼科专科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前五;同时,该院还登上2014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眼科)第二的榜单;在2013年度中国最佳医院(专科汇总)排行榜中,该院排名第79位,也是连续三年位居百强。

    一家偏居浙南一隅的大学附属专科医院,为何能成为中国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并跻身于中国医院眼科第一方阵?为此,记者就带领大家一探这家医院的奥秘。  

        临床:只要有光就有办法

    36岁的张先生来自湖北,一年前,因为一次外伤,他的左眼眼球凹陷,看东西是两个影子的。他先后去了上海2家名医院治疗,但手术后症状依然如此。不久前,他慕名找到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鼻相关专科。手术后,张先生几近失明的左眼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视力。

    该院眼鼻相关及眼眶眼肿瘤专科主任吴文灿介绍,目前针对泪囊炎、眼眶骨折、凸眼症(包括甲状腺相关疾病引起和外伤引起的)、眼眶肿瘤、视神经萎缩等疾病,大部分医院只能采取常规手术,也就是在眼眶周围开刀。

    由于眼眶与眼球之间是个非常狭小的空间,距离约为2~3毫米,医生只能在放大2~3倍的情况下手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靠后的位置,就越容易碰到神经、血管和颅脑组织,越容易引发不良并发症。在常规手术中,医生往往不敢碰到后面。这样往往造成手术对病灶切除不彻底。而且手术不仅造成疤痕,出血量也大。

    眼鼻相关微创手术则是经鼻腔进入的微创手术,属于微创伤,而且出血量少,恢复快。由于该手术是医生通过内窥镜在电脑屏幕上操作的,等于把医生的视野从三维变成二维,需要医生非常熟悉解剖特点,并具备较强的空间感,熟练操作仪器。因此,准入门槛很高。目前,在全国,仅有该院领衔此项手术。

    记者了解到,从2006年开展至今,该院已开展了8000多例手术;其中,单泪囊炎就做了近4000例。

    接下来,该院还将启用更先进的导航技术,由CT输入患者的相关信息,再经精确定位患病部位。另外,他们还与美国Bascom Palmer眼科研究所合作,将视神经干细胞与手术、药物联合应用在眼眶相关的医学专科上,真正做到“只要有光就有办法”。

    2012年,一场唯美而令人震撼的晚会在温州大剧院上演,因为表演者是一群来自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或失明、或失聪、或智障、或残肢的孩子。这对他们来说原本只是一个梦,这个梦的实现,源于多年来陈洁对他们无私的关爱。在2008年,眼视光医院就已经瞄准了我国眼视光医学领域的一项空白——低视力。2009年,组建了我国首个由陈洁领头的眼科临床医生、护士、心理康复医师组成的全面的低视力医疗团队,随后建立了全国首个低视力与视觉康复临床示范中心。在团队的努力下,该中心自2010年开诊以来,已经接待了该领域近2000人次的参观访问,为全国各地的眼科医院、残联输出百余次的指导和服务,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领导都这样评价:“要看低视力发展、学习低视力工作,到温州的低视力与视觉康复中心去。

        特色专科: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岁的大学生小王原来有轻度近视。但他配了副眼镜矫正视力后,“看东西还是模糊的,总有双影。读书时看一会儿就会眼酸、头痛,想睡觉。”症状持续了一个多月,他先后去过多家大医院的眼科,医生告诉他的眼睛是好的,眼镜验配的度数也是对的,可他的症状依然没有改善。

    于是他来到眼视光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双眼视门诊求诊,医生发现他双眼集合不足合并调节过度。该院视光学专科副主任医生汪育文介绍,双眼视门诊一周接诊的患者中,像小王这种存在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占40%左右。汪育文提到,如果孩子配了眼镜之后,仍然感觉视物模糊、看书时会串行、手眼协调差、看书写作业易犯困、眼睛易疲劳等情况,那就很有可能是双眼视功能异常。

    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配副眼镜,矫正到双眼视力1.0就可以了。其实这远远不够,看清楚是第一步,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让孩子看得舒服,看得持久。汪育文指出,在近视治疗上,配镜矫正视力只是第一步,还需要进行规范的双眼视功能检查,判断近视的性质,看是否有调节、集合异常等双眼视功能异常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该院视光诊疗中心除了开展“双眼视门诊”之外,还开展多个各具特色的专科门诊。比如,专门针对40岁以上年龄看近不清楚的“老视门诊”,可以为老花的人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渐变镜,一副渐变镜可以看清楚远中近的物体;还有OK镜验配,可以较好地延缓近视的增加。2014年视光诊疗中心门诊量近20万,开展双眼视训练4000余人次,开展斜视手术1000余例。

        权威:他们参与制定了很多国家标准

    当大家以为视光学仅仅只是验光配镜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视光学却做到了将验光、配镜和视光学理论用于眼科手术中,该院屈光中心的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质与量做到了全国前列:平均每年在8000例左右,成为全国屈光手术领域的领头羊。更为关键的是,国内关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标准与规范,就是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制定的;相关教科书也是由该院的专家主编的;此外,国家的视力表标准就是该院制定的。

    该院副院长王勤美教授多年来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两三个地方讲课。去年,他带领他的团队给3000名眼科医生做了相关培训,而国内的眼科医生总数量不到3万人。这也意味着,在国内,每年每10个眼科医生中,就有1个接受过王勤美团队的培训。据了解,目前全国仅有两家国家级眼科继续教育基地,其中一家基地就落户该院。

    全国关于眼鼻专科的手术标准和手术方式的制定者也是该院的吴文灿专家团队。在内窥镜技术上,该院吸引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专家过来学习,连吴文灿当初在澳大利亚的导师也曾跑到温州向他学习。此外,美国Bascom Palmer眼科研究所、澳洲联邦工业与科学组织(CSIRO)、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台湾长庚医院等著名医疗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和团体也相继来温州进行交流并展开合作。

        科研:他们成为标杆

    在角膜移植方面,该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深板层角膜移植材料的探索、角膜移植手术的创新、同一个供体角膜用于多个患者的可行性研究,陈蔚教授的该研究入选了我国近五年角膜病“十大研究进展”。

    以往的角膜移植,是要对角膜的全层进行更换,而他倡导深板层角膜移植和内皮移植的推广,也就是所谓的“哪层坏了换哪层”的成分板层移植手术。患者如果角膜基质层出问题,那么只需通过手术移植基质层,内皮细胞层还可以用来救治另一只眼睛,这样一个供体角膜可以用于两个患者的复明性角膜移植手术。他在国际上独创了闭合式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从而避免了传统开窗式穿透角膜移植手术可能会引起的各种术中严重并发症。

    温州的角膜移植逐渐被国内外的患者认识和接受,来自温州市外的患者已经占一半以上。近年来,他的团队每年能开展近300台的各类角膜移植手术,迄今已经开展了1800余例的角膜移植手术,走在了我国角膜移植领域的前列。

    此外,该院还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拥有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卫生部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早在七八年前,他们就开始着手自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准分子激光设备。在眼科领域,目前99%以上的高端设备是完全依赖进口的。

    在干细胞研究领域:从病人的尿液里提取上皮细胞诱导成干细胞,再将其分化成眼睛里的视网膜细胞,并结合可降解生物材料成功构建了视网膜细胞移植片。这些细胞既可用于疾病的机理研究,也可作为移植供体细胞用于眼睛组织修复与重建。目前相关研究已经进展至灵长类动物实验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研究可获得重要突破。据悉,在人类多能干细胞的眼科应用研究方面,该院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慈善: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坚持不懈

    截止去年12月底,该院“慈善启明”工程组织医护人员4000人次,免费下乡普查572次,普查5.8万人次,免费手术白内障患者、角膜病患者等1.4万人。

    在此基础上走出温州的“爱心温州·善行天下·明眸工程”,自200912月在贵州毕节启动以来,已先后走进云南、青海、四川等十三个省市,帮扶结对20家医院,共计6317名白内障、角膜盲等眼病患者重见光明,募集社会各界捐款2600多万元;培训100多名明眸工程医务人员,为当地培养了40名手术医生。帮助当地医院建立起防盲治盲模式,以解决中西部地区群众眼病就医难问题。

    2013年,“明眸工程”荣获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及获评全省卫生系统十大感动事例;2014年,民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支部因在边远民族地区医疗救助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作为明眸工程主要的医疗实施与技术支持单位,温医大利用东部先发达地区优良的眼视光医疗资源,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选择基层医院建立眼科对口帮扶关系,通过提高对口帮扶医院的眼视光诊疗水平,带动该区域眼科和视光诊疗水平的整体提高,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同时也借此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和公平化,让贫困地区也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2015年将继续在蒙古、青海玉树、西藏地区开展该项民生社会服务工程。

    另外,自2013年开始,该院还新增“色达健康行”、“温州踏青行动”、“2014理塘(高原藏区)健康行”等多项公益活动。

    回顾2014年,眼视光事业继续蓬勃发展。展望未来,眼视光人将追逐眼视光学美好的光明梦想。

    原文链接http://wzwb.66wz.com/html/2015-02/05/content_1772804.ht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