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少人赶到医院为梨梨加油。
鲜血从手臂上流出,通过分离机运作后再回到蔡梨梨的身体内。昨天,这位年轻的90后女医生此时躺在床上,平静地接受造血干细胞悬液采集。几个小时后,这150毫升的“生命种子”将被送往北京儿童医院,输入到身患白血病的一岁半男童体内。她也是我市第15例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的捐献者。
萌妹子大学期间加入中华骨髓库
今年24岁的蔡梨梨是苍南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从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学院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不过几个月的时间。
“我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并在今年5月接到市红十字会通知,说我的造血干细胞与人配型成功。接到这样的电话我很意外也很兴奋。”当时正在市中心医院做实习医生的她还特地跑去找血液科主任进行咨询,并得到了主任的鼓励和肯定。
在经过高配和体验等程序之后,昨日上午8点半,梨梨开始正式进行造血干细胞悬液采集。这位可爱的姑娘躺在病床上采集时还不忘嘟着嘴巴卖“萌”。“我体质蛮好的,到现在还没感觉有什么不适应。”蔡梨梨说。
“一开始我们也很担心,就怕对她身体不好,毕竟在我们当地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梨梨的母亲黄女士说,孩子毕竟是学医出身的,最后也只能点头同意。
她的造血干细胞将救活一名男童
三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悬液采集后,这些“生命火种”将被送往北京儿童医院,用于救治一名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岁半男童。
温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高玉凤为她送来沉甸甸的荣誉证书。“蔡梨梨是温州市捐献第15例,今年的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也是一种爱的传递,能救活他人生命。呼吁18周岁-45周岁符合捐献条件的市民都能积极参与捐献。”高玉凤说。
昨日,我市第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林楠也特地从龙港赶来探望梨梨,为她打气。林楠称,自己捐献成功已经有一周的时间,目前身体各项指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林楠的话也让梨梨母亲黄女士心安了不少。
同时,梨梨的很多同学、学弟也都赶到医院,为她加油。温州医科大学“生命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公益中心的同学们还组成陪护小组,为学姐做心理安抚和陪护。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