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日报:2014微笑联盟温州站活动落幕
  • 绽放“微笑” 抵达幸福
  • 作者:王莉莉 叶凝碧    通讯员单位:温州日报   编辑:胡滢洁   字数:   浏览:2537
  • 本报讯 (记者 王莉莉 见习记者 叶凝碧) 昨天傍晚,随着最后一位唇腭裂患儿顺利完成手术,2014年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温州站大型慈善活动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活动中,共有7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接受了免费的“微笑手术”,今天上午中外医疗专家还将为他们进行了术后复查。

    12天里,中外医疗专家携手,共为130余位患儿筛查,完成了120例手术,进行了360例口腔治疗(有些孩子需要进行多次手术)。由于此次活动接收唇腭裂患儿中不乏疑难病例,手术难度加大,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投入了更多心血和精力,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12小时。手术过程中,他们更加注重关怀孩子的感受,在各个环节中精心安排,让孩子们“笑着接受手术”。

    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成立于2009年11月,由温籍爱乡台胞何纪豪先生倡议,市委统战部、温州医科大学、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成立以来,联盟建立起了一套囊括修复手术、语音训练、牙齿矫正、心理辅导等系列治疗的先进综合体系,先后举办了8次大型活动和10余次中小型救助活动,筹集善款1300万元,免费为1670余位患儿实施手术。

    从接孩子进手术房到把孩子送出去,这当中的每个环节,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都精心安排,各出奇招,希望能“让孩子笑着接受手术”,希望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李松莲 摄

    美国整形外科医生Dawid Morwood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中国医生的合作非常愉快。 杨冰杰 摄

    12天匆匆而过,与“微笑”相伴的日子,总是显得短暂。

    昨天是2014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温州站大型慈善活动手术阶段的最后一天。完成了手术的患儿和家长们,整理行装,陆续离院,奔赴四方。

    他们来时,担着忧虑揣着期盼,步履沉重却急切;他们走时,带着微笑赶向幸福,未来明朗而美好。

    来时抱着“残缺”,走时带着微笑

    “拜拜!”1岁零八个月的浩浩,对着医生护士们,发出这稚嫩却清晰的告别。

    来自江西宜春的浩浩,有着和韩国“长腿欧巴”一样的名字,和一样帅气的长相。但他嘴巴里有个小“秘密”——浩浩一出生,就伴随着腭裂,这让他父母操碎了心。“吃进嘴里的东西,经常从鼻子里流出来,学语也比正常的孩子慢,讲话很含糊。”父亲李勇根说。

    为了给浩浩更好的治疗,李勇根和妻子彭春梅带着孩子来到了温州,一边打工一边辗转求医。今年4月份,当他们得知有微笑联盟的活动时,马上就报了名。“每天都盼着等着,希望孩子能尽快做手术。” 7个月的等待,一家人终于等到了医院的通知电话。术前的那几天,夫妻俩提心吊胆,加倍地呵护着孩子,“就怕得了感冒或者其他小意外,耽误了手术时间。”李勇根说。

    “双十一”这天,浩浩进行了手术。经过3个小时候坐立不安的焦虑等待,夫妻俩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圆满”。在医院康复的这两天,看着孩子一天比一天好,李勇根悬着的心一寸一寸落了地。“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总觉得孩子现在叫‘妈妈’,也比以前更清楚了更好听了。”他憨笑道。

    “现在一切都好了,生活终于有了盼头!”昨天上午9点,抱着浩浩出院时,李勇根和彭春梅脸上,满是卸下重负后,释然的、灿烂的笑容。

    “有些家长带着孩子来时孤零零的,但孩子做完手术后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通知亲戚朋友,病房里马上就热闹起来。” 12天里,病房护士钱小萍每天都能看到这样悲喜变化的一幕幕,切实感受到一个手术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变化。

    经历过不完美,他们在这里,收获了最甜美、最幸福的微笑。

    术量少了,每天工作时间却更长

    当接受过手术的孩子和家长们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离开时,手术室里的忙碌和紧张仍在继续。

    苏醒室里,突然传来一阵欢快悦耳的旋律。来自美国微笑联盟的Dr.Ajay弹着尤克丽丽(编者注:一种拨弦乐器。),迎接刚做完手术正慢慢苏醒的孩子。从接孩子进手术房到把孩子送出去,这当中的每个环节,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都精心安排,各出奇招,希望能“让孩子笑着接受手术”,希望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和以往的每次活动一样,每天早上6点就集合、开会,8点开始准备手术,成为全体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雷打不动的时间表。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活动安排的孩子的数量少了,手术台数也少了,但他们的工作时间却只增不减。“这次接收的患儿里有不少是双唇裂等疑难病例,手术难度增加了不少,有的手术是唇裂和腭裂一起做,最久的一台做了快5个小时。” 美国微笑联盟的护士长李松莲说。

    一连好几天,他们一直忙到晚上8点才结束。累了,就灌杯咖啡,继续忙。平时不碰咖啡的李松莲,也不得不在大褂兜里揣上几包,随时提神。

    “但大家就像是上了发条,充满干劲。” 她说。

    跨越重洋的携手,留下的不仅是笑容

    值得铭记的,不仅是笑容。

    在手术区,总能见到一位银发老者。他手术时专注的眼神,精湛的技术,让每位参与者肃然起敬。他就是来自美国微笑联盟,已经83岁高龄的外科整形医生Dr.Bill。“这次两位美国的主刀医生,不仅要为孩子们手术,同时也承担着‘传帮带’的任务。他们为中国的唇腭裂患儿竭尽全力,对温州医生则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导,这种大爱精神值得学习。”李松莲说。

    温州的医护人员们则默默承担着更多幕前看不见、但繁重的准备和善后工作。温医大附二院的护士吴秀东,五年来一直参与微笑联盟的公益活动。每次术前,她总是细心消毒好每一件刀具,准备好器械,术后,她则一丝不苟地清点、整理、清洗好每一个手术包。细节成就每一场成功的手术;而每个细节背后,浸润着许多人的无私付出。

    当记者结束采访准备离开时,却被美国的主刀医生David“截住”。他是要为他的搭档,来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生刘登峰“点赞”,“刘医生非常敬业,我们携手尽我们所能,做到完美。”他用一个“Excellent(太棒了)”,为这次合作划下一个完美的句点。

    但“微笑”的脚步不会就此停歇,承载着爱与希望,它将走的更远。我们期待着。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