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种植一颗牙,其成功率仅90%左右。近日,国际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论坛在温州召开,如何令“外来的生物材料”与口腔更好地结合、填补10%的不足,成为讨论的重点。同时,一颗能够感知牙周环境并自动释放药物的“智能种植牙”备受关注,这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的研究项目,目前已进入动物研究阶段。
数据显示,中国是一个缺牙人口大国,大概有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牙。相比之下,爱吃海鲜、带壳食物的温州人,牙齿问题较为严重。在很多时候,种植牙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我们都知道,一个普通的种植牙,10年的种植成功率是90%;另一方面,10%的患者在种牙后,会有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一名口腔专家表示,种植牙常见的生物材料是钛金属,但是由于材料、牙齿骨量、口腔细菌等问题,并非所有人种植的牙能与口腔完全吻合,有的人甚至会在牙周围出现一些感染。
论坛上,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正在研究的一项“智能药物控制释放系统”备受注目,这是一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研究组成员刘劲松教授介绍,该项目简单地说,就是令种植牙智能化,通过纳米材料在种植牙内设置无数条千分之一头发丝粗细的小管子,并注入相应的药物材料。新牙通过氨基酸感应口腔内的pH值环境,可自动释放药物进行自我治疗,改善口腔内的生物环境。
据透露,该项目若运用于临床,种植牙患者今后的感染问题,就无需再重复用药了。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