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附二医每周六下午将设儿童多动症专科门诊
  • 作者:王怀慈    通讯员单位:温州都市报   编辑:杜珊珊   字数:   浏览:4456
  • 温都讯 坐5分钟就坐不住了、爱揪前桌同学头发、无法单独完成作业……有这些情况的孩子,未必仅仅是“淘气鬼”,有可能患有多动症。昨天,记者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了解到,本周起该院将在每周六下午开设儿童多动症专科门诊。

    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简称ADHD。目前,我国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高达5%,温州地区与此持平。虽然多动症在学龄儿童中并不少见,音乐奇才莫扎特、奥运金牌王菲尔普斯也曾受其扰,但到医院看病的却不多。

    温医大附二院小儿神经科主任林忠东介绍,在接诊的患者中,大多数是起病于4岁左右的儿童,810岁为就诊的高峰期。男孩的发病率约是女孩的23倍。

    2012年,到温医大附二院门诊就诊的多动症患者有4722人次,这一数字在去年有明显上升,达5470人次,但这当中有不少是来复诊的病人。林忠东介绍,每个月新增的多动症就诊患者约有200人次,有病人多,看病少周末、寒暑假看病多,平时看病少的特点。他说,这与家长不重视多动症治疗,能拖就拖的心理有关。

    有人认为,多动症只是儿童才会有的病,即使患病,随着年纪增大也会自愈。对此,林忠东指出,这其实是误解。个别小时候患有多动症不及时治疗的,转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时会更难治疗,表现出急躁、易发脾气、焦虑、邋遢、叛逆,甚至出现抑郁症、强迫症等共患病。他强调:成人多动症严重时,甚至离开药物就无法正常工作、生活。

    多动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同时结合心理和行为治疗。林忠东说,多动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皮层下的神经中枢过于兴奋,药物能让大脑皮层兴奋起来,住过于活跃的皮层下中枢。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淘气就打骂,而是应该用奖赏的方法矫正。如果能做到注意力集中,一定时间内住自己的,就奖赏;反之,奖赏就取消。

    医生告诉你

    温医大附二院小儿神经科主任 林忠东

    多动症 有哪些明显症状?

    导致多动症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在现实中,有可能出现爸爸、妈妈没有多动症,孩子却有明显症状的情况。除此之外,剖腹产、铅中毒等也是导致多动症的潜在因素。

    一般来说,长期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超过6个月的,就有可能是多动症。林忠东说,多动症的三个最主要的特点是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面对面说话时经常看起来没有认真听、经常丢弃作业或活动必需的东西、通常很爱讲话、常不能按照顺序等待等都是明显的症状。

    虽然多动症儿童的智力和普通儿童相近,甚至略高,但常常会出现严重的粗心大意、邋遢、无缘由打人、与同伴关系不佳等情况,也有不少安静的儿童出现容易走神、学习困难、做事拖拉的情况,这也是多动症造成的。

    如何判断 孩子是否 得了多动症 请扫二维码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