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日报:温医大高基民历经8年,研制国产抗癌疫苗
  • 作者:郭云豪    通讯员单位:新闻中心 温州日报   编辑:杜珊珊   字数:   浏览:6312

  • 高基民

    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温州医科大学教授高基民最近心情不错,他主持的科研项目细胞膜表面锚定修饰技术与新型肿瘤细胞疫苗获得了去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这意味着他可能获得更多的经费、更好的平台继续研究这一项目。

    高基民将目光投向肿瘤细胞疫苗的研制,还要从2006年说起。当时,他发现国际上普遍采用基因修饰法制备肿瘤疫苗。该方法成本高、耗时多,效果差,高基民决心用更可行的方法研制新型肿瘤疫苗,肿瘤疫苗是国际生物学和医学竞争较激烈的课题,几个大国都致力于该项目。

    不久,高基民获得了国家“863课题提供的260万元科研基金,组织团队正式开工2006年至2008年期间,还在南方医科大学任职的高基民研究出了更加简便、高效、安全的细胞膜表面锚定修饰技术,并开始以膀胱癌为例试验该技术在抗癌疫苗研制中应用的可行性。

    2007年,获得该技术专利授权的高基民来到当时的温州医学院,并获得了来自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提供的303万元经费,带领杰出青年科研团队继续从事该课题研究。2010年结题时,该项目被评为浙江省百大优秀科研项目之一。

    2012年,再次获得“863课题”300余万元经费的高基民开始将细胞膜表面锚定修饰技术用于制造前列腺癌疫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高基民介绍,细胞膜表面锚定修饰技术相对基因修饰法,更有可能被基层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基因方法像是在一块土地上播种,针对不同病例要播不同种子,等着它发芽成长。而我的方法就像移植一棵现成的大树。他表示,肿瘤疫苗是一种主动型疫苗,可诱发肌体的抗肿瘤反应,国际上还没有成功案例,一旦成功,对人类抗癌事业将是重大贡献。

    谈及研究中的困难,高基民坦言,还是智和财不能尽快结合,没有风投愿意放长线,只能依靠政府提供的经费。目前,该项目已经申报临床试验,向产业化又迈进了一步。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