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他们集办事员勤杂工全职保姆于一身
  • 温州晚报:他们又被亲切地唤作“心灵导师”
  • 我市表彰76名高校优秀辅导员,他们背后都有一段“暖心”的故事
  • 作者:范晨 郑雨逸    通讯员单位:温州晚报   编辑:杜珊珊   字数:   浏览:3497
  • 本报记者 范晨 见习记者 郑雨逸

    有人曾这样描述这个行业,月入3000元,集办事员、收费员、勤杂工和全职保姆于一身,这就是高校辅导员。因为直接面对学生,他们总是被亲切地唤作心灵导师知心朋友

    前天下午,第三届温州市高校优秀辅导员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在市教育局举行,来自11所在温高校的76心灵导师受到了表彰。据悉,我市高校优秀辅导员评比每两年举行一次,这是历年来受到表彰人数最高的一次。

    他们当中有外地来的文艺男青年,有从海外知名大学回来的美女海归,更有曾挺着大肚子在甲型流感爆发之时为学生测体温的暖心姐……这些心灵导师背后,都有一段暖心的故事。

    她是海归辅导员,更是励志姐

    人物名片:阮茜茜 温州肯恩大学(筹)

    打开阮茜茜的微信朋友圈,你会发现她每天发的十几条内容犹如一份校园报纸,不仅有肯恩校园内的大小事情,更有充满正能量的小短文,就因为这样,她被喊做励志姐在肯恩这所美式大学里并无辅导员这一称呼,我最多算是一名学生事务工作者。阮茜茜介绍说,因为她受过国外高校的熏陶,因此她会将国外高校的优秀理念带到学生工作中。

    励志姐阮茜茜从事学生工作才两年时间,但就是这两年让她收获颇多。因为学生的许多社团活动都在晚上和周末举行,所以阮茜茜几乎每天都泡在学校,学生们的每个活动我都会尽量去参与,理由很简单,因为不想错过他们每一个成长的瞬间。就因为这样,所以阮茜茜的朋友都忍不住抱怨她参加聚会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即使聚在了一起,阮茜茜讲的也都是学校里发生的事,朋友们都说,我被肯恩给洗脑了。阮茜茜笑说。

    ■12年摸索一套快准稳秘诀

    人物名片:倪晓晓

    温州大学溯初学区

    从事学生工作已经12年的倪晓晓,她对自己的评价是——一名在女生堆里打滚的老师。由于学院的性质,我带的基本都是女生,她们情感的细腻和敏感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也是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经常深入教室、寝室跟她们谈心、和她们做朋友,排解她们的忧伤,分享她们的喜悦。倪晓晓说,经常有学生眉开眼笑地跟她说自己谈恋爱了,但没过多久,又因为失恋哭鼻子。孩子们情感单纯直接,让我很愿意融入她们。

    倪晓晓还负责学校的贫困补助工作。2002年开始至今,我至少接触了近千名的贫困生,其中不乏因家庭贫困而产生心理障碍的同学。倪晓晓回忆说,她的一名学生是甘肃人,学生的父母有着琼瑶式的爱情,在母亲难产去世后,没过多久,父亲也去世了,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倪晓晓了解到情况后,主动让学生申请自强奖学金。

    倪晓晓说,工作12年,别的没有,学生们的心理她是摸得透透的。大一的学生,会经常需要我给她进行职业规划,大二的学生,就会着重在确定专业方向上,到了大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介绍学长、学姐们的就业经验,大四时,就需要多提供就业、择业的信息,并且帮助解答他们就业时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迷茫情绪。倪晓晓的秘诀就是,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解答不同的诉求,这样才能快、准、稳。

    甲流爆发时挺着大肚给学生量体温

    人物名片:王娟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因为爱情,王娟从江苏来到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如今一晃五年过去,当初那个执着努力的她,收获了学生满满的爱。

    2009年,甲型流感H1N1爆发,王娟正好怀孕,但因为负责公寓工作,所以每天都能看到这个准妈妈挺着个大肚子在给学生们量体温。

    五年多的工作,王娟经历了不少惊心动魄的事。有一年的新生中,一名男生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王娟说,这名男生特别喜欢照镜子,总是一边照还一边自言自语。把情况跟家长反映,家长态度却很平静,所以王娟在平时工作中对他留了个心,并嘱咐同寝室同学对他多点关照。谁知,有天,他竟然把实验室里的刀片带到了寝室,同寝室的同学吓坏了,又不敢声张,马上跟我汇报。王娟说道。

    在跟校方沟通后,校方出钱专程请了专家跟他谈话,初步诊断为初期精神分裂症。王娟跟校方申请了贫困补助,拿了5000元的补助金,让他治病。医生说,还好送来的早,治得快,要是等到后期,一个好好的人就完了。王娟说,现在这名学生已经顺利毕业,还找到了工作。

    妻子生产时, 学生来给他打气

    人物名片:连毅 温州医科大学

    六年前,连毅还是一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文艺男青年,工作没着落,受到他人推荐,千里迢迢从山东老家来到温州医科大学。当时,连毅刚毕业,比学生就大个四五岁,年纪相仿再加上跟学生同吃同住,很快就打成一片。

    200949是一个连毅至今难忘的日子,那天早上,我妻子马上要生了,早上8点就进了附二医产房。那时我带的学生在医院附近上课,老婆进产房后,就陆陆续续有学生过来陪我,说要给我打气。连毅回忆说,可能是学生们知道他在温州没有亲人,都主动来陪他一起等新生命降临。可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整整12个小时过去了,连毅的妻子还没出来。学生们听说后,晚自习结束又过来陪我,我劝他们回去,免得宿舍关门,可他们全都跟约好了一样,执意要留下来陪我一起等。直到晚上11点半,连毅的儿子终于出生了,母子平安的消息才让所有人的心都落了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