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在多地出现,特别是温州确诊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后,全城上下,一时谈“禽”色变。H7N9是一种什么病毒,我们对它有什么了解?病毒是怎么传播的?怎样防控?这个季节,如何正确对待流感?日前,温州日报“名师智库”首批入库专家李昌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让大众对H7N9禽流感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和判断。
问:中药能预防H7N9禽流感?
李昌崇:板蓝根并非“神药”
日前,网络上一篇服用板蓝根可预防H7N9禽流感的报道,让人仿佛找到了对付禽流感的法宝,上海等地板蓝根被抢购一空。
“为什么每次出现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板蓝根就成了预防‘神药’?”面对记者疑问,李昌崇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板蓝根等中药对预防H7N9禽流感有作用,但也不能完全说中药没有预防作用,尤其是清热解毒类的中药,可能有抗病毒作用。他说,眼下对禽流感起作用的西药是奥司他韦(达菲)等,但在没有症状之前不能滥用。市民如果出现发热难退、头痛、严重咳嗽、浑身酸痛等症状,要到专业医院诊治。
采访时,李昌崇刚给病房的病人做完检查,其中包括几例流感病人的病毒筛查,最终安全排除H7N9禽流感的可能。
省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建议方案》,对于一般预防、中药预防,以及轻症、重症、恢复期的治疗,分别提供了几种防治方案。
问:H7N9禽流感病毒如何传播?
李昌崇:暂时排除人际间传播
李昌崇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该病毒是新型病毒,到底什么药可以预防还没有得到医学验证,而且,任何药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情况下感染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全身器官衰竭,死亡率高。
“H7N9禽流感病毒由禽类而来,主要在动物间传播。当个体抵抗力差、敏感性强的人,或在接触大量病毒的情况下,容易患流感。”李昌崇说,H7N9禽流感尽管死亡率高,但目前发病率低,大众不必恐慌。在预防上,要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少去人多地方,避免与禽类接触;在食用禽肉时注意烹饪方法,安全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问:流感季节如何应对?
李昌崇:预防,尤其是自我预防
如何辨别流感等重症“感冒”和普通感冒呢?李昌崇这样概括:“如果你今天感冒,狂流鼻涕,大打喷嚏,提示病毒只感染上呼吸道,这种一般是普通感冒。但如持续高热超过3天,甚至超过5天,同时还伴有剧烈的头痛、咳嗽、呼吸困难、反应迟钝、四肢酸痛、全身乏力……这些都是‘重症’的表现,除了呼吸道,病毒还攻击肺、脑、心脏、四肢等全身,可能‘摊’上流感了!”
不论是普通感冒或流感,还是其他传染性疾病,预防是关键,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重要的自我预防。
“刚从病房检查完回来,我特地用‘七步洗手法’仔仔细细地洗了一遍手。”李昌崇提醒,在生活习惯上,要勤洗手、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加强锻炼,饮食营养要清淡,居室通风,减少公共活动,避免交叉感染。考虑到病毒潜伏期,若接触了流感病人,一周内要做好预防措施。另外,原有肺、心脏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要适当服用预防类药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