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皇家加勒比旗下邮轮“海洋旋律号”爆发诺如病毒疫情,船上近百人感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披露,截至10月1日,1874名乘客中有94人出现腹泻、呕吐等感染症状,883名船员中亦有4人染病。10月3日,这一事件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引起广泛讨论。
微博热搜截图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10月4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执行主任陈坛辀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诺如病毒易在邮轮、学校等密闭或人员密集场所引发聚集性疫情,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全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剂量极低。仅需10-100个病毒颗粒即可导致发病,而感染者在发病前24小时至康复后2-3天内,粪便和呕吐物中会持续排出大量病毒,极易通过环境接触形成广泛传播。其二,传播途径多样且传染性强。该病毒既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直接传播,也能经人际接触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餐具、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间接传播。其三,环境抵抗力强。诺如病毒在0℃至6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存活,常规酒精消毒对其无效,必须依赖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才能实现有效灭活。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 24-48 小时,感染后多表现为急性起病,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儿童以呕吐症状更为常见,成人则多以腹泻为主。由于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症状轻微,通常在1-3天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但若老人、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腹泻次数频繁导致脱水、高热不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陈坛辀说道。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伴随气温下降,极易给诺如病毒留下可乘之机,陈坛辀提醒大众加强防范意识,落实日常防护措施。在个人防护上,勤洗手是关键。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揉搓至少20秒,含酒精的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可替代洗手。饮食安全需严格把控,饮用烧开后的水或安全可靠的瓶装水,蔬菜水果彻底清洗,贝类等海产品需高温煮熟,生熟砧板刀具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家庭防护中,若出现感染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和卫生间,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需用84消毒液覆盖30分钟后再清理,清理时佩戴口罩和手套。患者康复后,需对其居住环境进行全面消毒,更换并清洗床单、衣物等,避免病毒残留。公共场所如学校、养老院等需加强通风,定期消毒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人群聚集时保持社交距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