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11日,温州医科大学温心共“脊”实践队走进苍南,同步推进医院走访、街头调研与科普筛查三项行动齐头并进,从不同维度深入了解脊柱侧弯筛查实情、公众认知现状,并普及相关知识,为青少年的脊柱健康筑牢防线,让更多孩子能挺直脊梁,健康成长。
医院走访:探脊柱侧弯筛查实情
实践队成员先后走访灵溪镇、望里镇、钱库镇、桥墩镇、宜山镇、南宋镇、沿浦镇等地卫生院,以“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的模式,深入了解基层卫生院的脊柱侧弯筛查能力和干预情况,以及基层医生脊柱侧弯筛查参与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基层医生谈到,尽管脊柱侧弯发病率相对较低,他们仍高度重视筛查与干预工作,坚定守护青少年的脊柱健康。在保障日常诊疗有序运转的同时,他们主动走进中小学开展筛查,并严谨细致地完成各项任务。
“每年开学初,附近中小学都会组织筛查,我们也都会配合做免费检查。脊柱侧弯相关政策推行后,发病率确实一年比一年低。” 苍南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的一位医生说道。
同时,医生们也坦言,一手抓日常诊疗,一手忙筛查工作,时常感到有些吃力。“基层医院的重心终究是日常看病,活儿本就不少,要是能多几个人搭把手,筛查时就能更周全地顾到每个孩子,覆盖范围也能再广些。” 他们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政府组织的脊柱侧弯筛查专项培训,通过系统学习丰富专业知识储备,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筛查实操能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于苍南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进行实地调研。康恒睿供图
街头调研:察脊柱侧弯认知现状
为了解青少年和家长对脊柱侧弯的认知,实践队成员前往银泰城、书城、中心湖公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开展调研,发现多数青少年和家长虽然听说过脊柱侧弯,却对其症状、危害及早期筛查缺乏足够的了解。
“要是脊柱侧弯的筛查宣传能像近视防控那样普及就好了。”一位家长感慨道。这份期盼让队员们意识到,作为医学生,若能与社区、校方携手,共同丰富脊柱侧弯宣传活动的形式,提高筛查频次,或能为青少年的脊柱健康筑起更坚实的屏障。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手持问卷与宣传册主动上前,家长们大多乐意停下脚步,倾听科普知识并配合填写问卷。当队员们用“长弯的松树”等生动比喻结合专业知识讲解时,家长们认真聆听;队员们也耐心解答小朋友们的疑问,手把手指导填写问卷,让科普与调研在互动中协同推进。
图为实践队成员于苍南书城进行问卷调查和科普。吴志浩供图
科普筛查:筑青少年脊柱健康防线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青少年对脊柱健康认知薄弱的问题,实践队成员前往苍南县青少年宫、新华书店、钱库二小等文化教育场所,开展了“理论讲解+互动体验”模式的脊柱侧弯科普筛查会。
宣讲员借助派大星这一小朋友们熟悉的动画形象,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脊柱侧弯的病理形态及其成因和危害,随后带领小朋友们练习了脊柱保健操。“后背酸酸的!”“有点累但好舒服呀!” 做完操,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感受,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
活动最后,队员们附身蹲下为小朋友们进行了脊柱侧弯筛查,同时收集了青少年脊柱健康状况的一手信息。看到大部分小朋友的脊柱发育良好,体态端正,队员们脸上不自觉地浮现笑容;遇到少数存在轻微侧弯的小朋友,队员们不仅耐心纠正他们的站姿、坐姿,还温柔安抚他们因体态差异产生的紧张情绪,并反复叮嘱要加强锻炼、保持营养均衡。面对家长们提出的“如何筛查和治疗脊柱侧弯”等各类疑问,队员们也逐一进行了科学解答,并提供了实用指导。
“听了你们讲的姿势矫正方法和锻炼建议,我才发现不光要纠正孩子,自己平时翘二郎腿、葛优躺的坏毛病也得改,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做好榜样!这次活动真的很有意义。”一位家长在听完队员们讲解后笑着说。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苍南青少年宫为小朋友进行脊柱侧弯筛查。农昊宇供图
据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面向医生、家长及青少年三类群体收集专项问卷约200份,开展的科普宣讲与脊柱侧弯筛查覆盖超200人次,同步发放相关宣传资料500余份。(通讯员 沈腾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