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温州医科大学“叶脉研梦团”走进温州平阳县叶垟村。这座曾因“全县最脏村”挂牌被警示的水乡,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仅用三年便实现华丽蜕变,跃升为“五星级和美庭院”。
白墙黑瓦美丽叶垟
在城镇化浪潮下,叶垟村青壮年外流、“空心化”现象加剧,传统农业效益低迷,村庄发展活力亟待唤醒。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团队深入浙南乡村,将目光聚焦于发展中的叶垟村。他们行走田间地头,探访农家院落,力求为村庄振兴探寻可行路径。
在对话过程中,乡村经理人直面村庄资源整合难题与人才引育困境,深入剖析了特色产业当前面临的瓶颈,为实践团清晰勾勒出叶垟村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充满希望的可行路径图景。
乡村经理人在访谈过程中进行记录
团队在实地走访过程中,系统梳理出叶垟村发展的核心资源:特色水产养殖业中品质优良的包头鱼;挂果累累的成片柑橘园;品类丰富的各式花卉。这三大资源,勾勒出叶垟村振兴的独特生态底色与发展路径。
大棚内花卉
“叶垟的‘微改造’令人震撼,”实践团成员杨涵睿深有感触,“不搞大拆大建,用青砖、墙绘、古井这些‘绣花功夫’活化乡土记忆,这种尊重乡土肌理的更新,为全国水乡保护提供了鲜活样本。”周毅波同学则在科技赋能中看到了希望:“目睹果农因科技特派员指导而增收的笑脸,我真正理解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分量。
在浙江深化“千万工程”、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背景下,叶垟村的实践诠释了一条山区振兴的可行路径:根植乡土特色,激活沉睡的生态资源,将人才培育作为核心引擎,以渐进式发展守护乡村的魂与根。
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与数据分析,形成了一份聚焦叶垟村振兴路径的资源详勘与研学规划报告。报告深度解析了该村依托独特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潜力,并创新性地构建了融入在地资源的人才引育机制与研学实践路线。团队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叶垟村的发展动态,并计划将调研成果应用于更广阔的乡村场景,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年智慧与创新方案。
实践团成员合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