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往往是医院就诊高峰期。如何让职工在“高压”暑期安心工作?让职工的孩子有安心的好“趣”处,度过一个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假期,或许是妙计之一。近日,全国妇联等16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为响应号召,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妇联以一场精心设计的“口二代”暑期职工子女托管夏令营,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活动通过“学院学生、外院师资、职工家长”三位一体、多维融合模式,开展特色课程、职业体验、安全教育、作业辅导等活动,带给职工子女富有意义、别具一格的暑期托管体验。在切实解决暑期职工上班“带娃难”问题、有效解除职工后顾之忧的同时,活动更将“托管服务”打造成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文化传承课和职业启蒙课。
学生志愿接力 在陪伴中体悟传承
夏令营融合了学院“乐师乐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与医院“民生实事”相融合。
“哥哥姐姐们,我好喜欢和你们玩!”“哇,哥哥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来自医学院的“00后”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小老师”,开展课程、辅导作业、复盘备课、组织活动、陪伴游嬉。对大学生而言,这不仅是社会实践,更是一场生动的职业精神传承课。
优质师资引入 打破空间边界育新知
为丰富课程内容,温医大口腔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优质教育资源“请进来”。在充满地方特色的温州方言课上,稚嫩的童音吟唱着《吃馄饨》《叮叮当》等经典童谣,文化根脉悄然延续;软陶手工课上,彩泥在孩子们指尖幻化成可爱的形象;50多节覆盖绘本故事、军事训练、律动音乐、语言表达、少儿舞蹈、形体锻炼等各具特色的课程让夏令营充满欢声笑语。活动还邀请了专业老师开展防溺水、自然灾害科普课程,将安全意识深植童心。
家长现身说法 岗位成为职业启蒙课堂
“原来我的爸爸运行着医院的‘最强大脑’!”来自临床、医技、行政后勤等不同岗位的家长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开设了10余堂“爸妈课堂”。
儿童口腔科的医护将牙椅变成“太空舱”,院感科老师通过趣味绘本和洗手顺口溜、检验科老师通过“食物金字塔”让孩子们学会给食物“排队”,信息中心、后勤保障部联动,设计了家长职业“探秘之旅”……
活动期间,小朋友们还穿着“大码”红色志愿马甲,为候诊的患者送上一杯暖心茶,深切体会“志愿精神”。
这场职工子女夏令营以其独特的多维融合模式,为破解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题、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提供了具有行业特色的“温医大口腔方案”。
据悉,该院还将在暑期组织职工子女开展各类亲子研学活动,让带娃有更多好“趣”处,托起职工稳稳的幸福。(温医大口腔妇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