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中医眼科副主任医师 向圣锦
三伏天即将到来,又到了“冬病夏治”的季节。经常出现眼红、眼痒、干涩等症状可以试试传统中医疗法“三伏贴”!
冬病夏治调宿疾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
“冬病”患者阳气不足或本身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象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尤其是三伏天,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此时,利用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可以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还可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去暑冷饮,然后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去,又添新寒。
“三伏贴”时机最佳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为隆盛的时令,此时阳气外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药物更容易渗透皮肤和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和祛除病邪的作用,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现代医学证明,“三伏贴”疗法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对体质虚弱、反复发作或加重的肺系疾病疾可以起到很好地缓解控制效果。
这些眼病试试“三伏贴”
1、过敏性结膜炎,尤其是伴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全身过敏性疾病者;
2、有季节性或常年性反复发作的眼红、眼痒、揉眼、眨眼,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3、体质虚寒的患者,特别是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眼病患者,如眶上神经痛、青睫综合症、反复发作麦粒肿等。此类患者通常伴有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症状。
2019年三伏天的时间分别为头伏7月12日,中伏7月22日,中伏加强8月1日,末伏8月11日。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中医眼科(2号楼2楼4区25诊室)可进行“三伏贴”预约,预约电话为0577-88068888
手机客户端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