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食艾,无难无灾。”又是一年清明时,伴着绵绵雨声里悄然生长的春意,4月3日下午,第二临床医学院红旗党支部以“品青团,传民俗,扬文化”为主题在茶山校区榕园食堂组织了制青团、赏民俗、话佳节的活动。本次活动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一同传承传统民俗、遥寄乡思追忆。
青团是江南人家的清明节的一道传统点心。活动现场,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解温州文化底蕴的当地同学,她的青团手艺是代代相承沿袭而来。由于疫情原因,她的家人未能来校一同参加活动,但她带来了由家里人亲手调制的温州特色青团馅料,芳香四溢的馅料也传递着老一辈人的手艺。
小小的青团跨越年龄,穿越地域,牵动在场每一位同学的心。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们跟随当地同学的手法,捻青、和面、裹馅、捏团,一边动手做,一边互相交流着特色民俗,气氛和谐融洽。圆润的青色团子很快摆满了托盘,架入蒸锅。不久,青团出炉,艾香四溢。志愿者们支起小摊子,将热腾腾的青团分予过路师生品尝。传统的熟悉味道刺激着大家的味蕾,为特殊时期无法回家的同学们送上一份温暖与慰藉。
青团不同,但情谊相通;你我来自五湖四海,但因热爱传统文化而共聚。“我们那边清明节一般会吃馓子和枣糕,之前没有吃过这种江浙的时令青团,一直很想尝试。尽管特殊时期无法回家,但一边学做团子、一边和新认识的朋友聊聊彼此家乡的清明风俗,是一次很难忘的体验了。”来自东北的陈同学笑着说道。来自西藏的张同学迫不及待地跟家里人视频通话,展示自己的青团处女作,并拍着胸脯骄傲地说已经学会了做青团回家要做给他们吃。还有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交换生分享道:在广东的清明节一般会吃荞菜、荠菜、鸡蛋和艾粄,第一次看到制作青团感觉特别新奇。打开朋友圈,很多省内同学吃到青团后都感叹“破防了,有外婆和奶奶的味道!”浓浓的思念由这小小的青团寄托。青团的本质就是团聚,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在这小小的青团之中,饱含人们的对家和团圆的向往。
清明至,青团香。党支部“品青团,传民俗,扬文化”活动的开展,旨在带领支部成员们重拾青团的制作手艺,感受熟悉的清明和家的味道,为特殊时期无法回家的同学们带来一份温暖,更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探寻温州传统底蕴,传承传统民俗,促进文化交流,延续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