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公共卫生和管理学院学院杨波老师和动物实验中心任晓丽老师共同指导,第一临床医学院本科学生刘杨、褚伟杰、李泽旺、张双双等同学完成杨波老师主持的《中国营养学会-帝斯曼科研专项》中关于血液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研究子课题,以温州医科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在Critical Review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研究论文: Blood Levels of Omega-6 Fatty Acid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Epidemiology。该国际期刊是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领域的top杂志,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1.17分。任晓丽老师和刘扬同学为共同第一作者,杨波老师为独立通讯作者。
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维持人体健康重要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LA)和花生四烯酸(AA)两种亚型:LA主要来自膳食植物油,如玉米油、葵花籽油、红花油和核桃油等,而A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肉类和蛋类等。适度摄入LA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但实验室研究发现增加omega-6摄入能通过促炎症和促血栓反应对机体带来广泛的不利影响,这可能与AA对细胞功能和组织对信号的促炎反应性有关。由于人体内LA向AA转化有限,LA摄入量增加并不能增加血液或其他组织中AA水平,所以需要直接评估AA而不能简单地从LA水平推断AA与疾病关联性。
冠心病是造成大约35岁以上人群全因死亡的三分之一,为探明膳食omega-6脂肪酸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杨波和任晓丽老师指导学生以血液omega-6脂肪酸水平为生物标记物, 通过剂量反应荟萃分析(dose-response meta-analyses)阐明膳食脂肪酸和冠心病的潜在关系。课题组首先通过合并全球队列研究数据发现,增加血液中亚油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显著负相关,且这种关联对致死性冠心病较为显著,尚未发现血液AA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存在紧密关联;进一步通过剂量反应分析发现,血液中LA每增加约1个单位(%),冠心病风险降低10%(致死性冠心病降低13%);最后通过比较分析(comparable analyses)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液LA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对照人群,提示血液中LA水平可能是预测冠脉风险重要的生物学标志,为冠心病及其心血管死亡一级预防提供重要公共卫生学证据。
本项研究成果提示:日常饮食中应适应增加富含亚油酸油脂摄入而降低富含花生四酸酸动物性食物摄入,改善体内总omega-6脂肪酸及其相关代谢物水平,有益于心血管健康,降低冠脉死亡风险。
据悉,该学生研究团队于2018年成立,在杨波和任晓丽老师指导下,积极申报国家、浙江省和校级课题,获浙江省新苗和校级课题资助。论文第一作者是实验动物中心任晓丽老师,利用工作空余时间带领学生团队进入实验室,帮助同学们迅速掌握实验技能。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扬同学是16级临床专业本科学生,大三时期进入杨波老师脂类医学研究团队从事科学研究,由于他在循证医学道路上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和不懈努力,出色完成统计分析并绘制40多张统计图表,最终初步完成此项课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