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这天,我校开启了第三届留学生家庭访问日。留学生家庭访问日是我校推出的留学生走近温州、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活动之一。活动以“多元文化和谐家庭”为主题,意在为留学生提供一个直接了解中国人的家庭关系、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以及感受中国人热情好客的机会。此次活动中,来自加纳、毛里求斯、印度、巴林、肯尼亚等10多个国家的32名留学生,走进16户温州市民家庭,与他们共庆传统端午佳节。包粽子、编蛋袋、赛龙舟、吃薄饼、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活动,留学生们一个都没落下。
了解端午历史,欣赏屈原画像,还练起了书法
来自毛里求斯的帕威识和卡露尼来到了市民吴狄彪先生的家中做客。一到吴狄彪家门口,留学生帕威识和卡露尼就热情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和出来迎接的67岁的吴先生打起了招呼:“你们好,很高兴来到你们家做客。”并将他俩早上买的甜点送上。
帕威识和卡露尼,今年都是22岁,来自毛里求斯,他们虽在温州生活学习了3年,但到市民家做客还是第一次。
走进吴先生家,客厅的桌子上早已摆好了粽子、雄黄酒、茶叶蛋及瓯柑、荔枝等。吴先生拿出了一幅屈原画像,给他们欣赏。两位留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用中文询问。吴先生讲解说,这幅画由温州画家周悦林创作,画里的人物是中国爱国诗人屈原,他后来自尽于汨罗江,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随后,吴先生让他们品尝起了粽子。帕威识说,这是他第一次吃粽子,感觉特别甜。之后吴先生拿起了桌子上煮熟的鸭蛋,带帕威识和卡露尼玩起“撞鸭蛋”的游戏。
吴先生是我市镜心书画艺术院的院长。为了能够让两名留学生充分感受中国文化,他摆出了笔墨纸砚,并挥毫示范,写下了“毛中友谊”四个隶书。帕威识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将毛笔蘸满墨汁后,也开始小心翼翼写起来。令大家吃惊的是,帕威识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毛笔写中文名字有模有样。吴先生笑言:“他练个三年,估计就要超过我了。”
吃薄饼包粽子看龙舟赛,端午传统节目一个都不落
当日,市民陈晨一家三口兴奋地来到我校茶山校区,将两位留学生、来自毛里求斯的Hemraj和印度的Beekoo接回家共庆端午节。
一到家,陈晨就将留学生带进厨房,做起了夹馅饼。只见Beekoo参照陈晨的动作,拎起一张薄薄的饼,小心翼翼地加入配料,然后轻轻地按逆时针方向卷起来。完成了最简单的一盘薄饼后,他们开始学习中国又一古老的传统技艺——包粽子。先将粽叶卷成圆锥形,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和蜜枣,然后就是最困难的一步——定型了。在家中两位阿姨手把手的指导下,留学生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玩”得不亦乐乎。煮粽子期间,Hemraj和Beekoo一步不离厨房,满怀期待地看着高压锅上的闸门吹着欢快的气泡,等到自己作品的出锅。两位留学生一边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一边满口称赞道:“这个和我们国家的点心太不一样了!非常好吃!太棒了!”
吃过丰盛的午餐,陈晨一家三口就带上Hemraj和Beekoo去温瑞塘河边上看赛龙舟。伴随着隆隆的击鼓声,湖面上不同颜色和图案的龙舟在呐喊声中前追后赶,场面蔚为壮观!两位留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龙舟赛,惊叹不已:“这次家庭访问日活动让我们走进了温州市民家庭,体验了传统文化,也让中国文化扎根到了我们心中。”
品尝温州佳肴,欣赏异国舞姿,中外一家庆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Meta以及印度的Amar和Rohit走进了温医大吴媛老师的家。一进门,三位留学生被桌上玲琅满目的食材惊呆了。新鲜的葱油鮸鱼、黄灿灿的对虾、美味的食鸭舌、香味扑鼻的胡岭牛排、爽口的腰果炒肉等,吴媛为三位留学生悉心准备了一桌地道的温州佳肴。这是大一新生Rohit第一次走进温州市民家庭,也是第一次真真正正吃到纯正的温州菜肴,他说:“这是我来中国后吃的最好的一顿,不仅仅是最美味,也是最温馨的,吃出了妈妈做的菜的味道”。
品尝完佳肴后,吴媛带着留学生走进了自家的舞蹈房。Meta用电子琴弹唱起了印度尼西亚的歌曲,在美妙的乐曲中,Amar、Rohit和吴老师跳起了印度舞。
晚上临别之际,吴媛说:“平时我也喜欢印度舞、中东舞,这次请留学生回家过节,也让我们接待家庭有机会揭开国外留学生的神秘面纱,进一步了解异国文化,实现文化交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