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深化临床教学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8月23日,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学术会议暨温州医科大学2025年度临床教学工作会议在温州医科大学宁波市康复医院顺利召开。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王国银,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朱雪波,浙江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应颂敏,宁波市康复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浩宇,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院校代表以及温医大临床学院、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领导、临床教师及管理人员共2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朱雪波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的牵头单位之一,学校过去一年在新医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面对“数智驱动、交叉融合”的医学教育新趋势,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共筑“浙江新医科联盟”品牌,推进校际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深度合作;二是强化医院教学主阵地作用,构建联合育人共同体;三是锻造“大先生”临床师资队伍,在新医科建设浪潮中勇担重任。她强调,各临床教学基地要紧跟时代需求,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完善教学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医学人才培育质量,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王国银处长在讲话中指出,浙江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并就进一步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推动医教协同走深走实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二要增强医教协同适配性,系统规划与精准落实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三要确保医教协同育人实效,将提升教学质量纳入双方发展规划,共同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四要提升医教协同满意度,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服务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多位行业专家、临床教学骨干围绕医学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分享了精彩见解。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教授做了题为《医学教育发展趋势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四代医学教育改革演变与本科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对于如何借助智能技术破解当今教育发展变革痛点进行深入解析,为持续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朱雪波教授做了题为《厚德育优布局深融合拓资源促发展——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从强化立德树人、优化专业布局、数智驱动改革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温州医科大学在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路径与实践经验,为应对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挑战提供了重要思路。浙江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应颂敏教授做了题为《创新型大学医学人才自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聚焦创新驱动、深耕实践、数智赋能三大维度,深入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在构建新体系、探索新路径、形成新范式方面的具体举措,为培育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提出宝贵建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赖雁妮教授做了题为《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实例》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标准化病人的定义、功能与其职业发展路径,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技能中心的实际案例,展示了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与考核中的具体应用,为临床教学领域标准化病人应用提供了实践范本。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杨瑾教授做了题为《教学科研的选题》的专题报告,基于当前教学科研的发展现状,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专培微创技能培训课程为例,具体展示了可开展的教学研究课题方向,为临床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提供了重要借鉴。
温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李章平教授做了题为《基于模拟的掌握性学习课程(SBML)设计》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掌握性学习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并结合医学教育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掌握性学习医学模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法,为提升临床实践技能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路径。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金伟琼教授做了题为《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发展路径实践》的专题报告,从教育强国背景下临床教师的教学使命与成长困境出发,分享了温医大在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创新做法与显著成效,为高校和医院培育高水平临床教师队伍提供了可行性建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钱逸维博士做了题为《赋能临床思维,引领见习实践》的专题报告,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见习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介绍了医院在临床思维训练和见习模式方面的创新做法,为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徐晏雯老师做了题为《以“例”启思,以“讲”促学,以“赛”提能:提升临床实习生综合素养的带教实践》的专题报告,分享她通过病例教学助力临床实习生锤炼临床思维、提升综合能力的做法与经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叶贝贝老师做了题为《真情实境教学相长—实验教学经验分享》的专题报告,分享了他荣获今年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验技能专项赛三等奖的备赛体会,为实验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思路。
本次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学术会议暨温州医科大学2025年临床教学工作会议为省内各高校和温医大临床教学基地提供了一次互相学习和分享的机会,对推动新医科建设和临床教学工作、提升我省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