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顶尖学者领衔!全国首个国际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及防治中心正式启用
  • 作者:附属第一医院   供稿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卓越中心   编辑:邵子伊   浏览:159
  • 4月29日上午,国际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及防治中心(ICARPT)在温医大附一院公园路院区揭牌成立。中心由瓯江实验室与温医大附一院携手共建,依托于老年医院、老年医学学院、老年研究院三位一体的老年医学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基础与临床研究、预防及诊疗为核心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及防治中心,将致力于打造“科研引领、防治结合”的国际级诊疗高地,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温州市领导白洪楞、黄阳栩、诸葛启钏,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晓春,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沈贤,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瓯江实验室主任、温州医科大学老年研究院院长、老年医学学院院长、温医大附一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宋伟宏出席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以政,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Debomoy K. Lahiri,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陈晓春等老年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李校堃院士表示,温州医科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担当,以医疗和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希望中心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药物研发和社区干预,探索“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老年医学研究高地,为老年群体提供更精准、更温暖的医疗服务,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阿尔茨海默病防治贡献“温医智慧”。

    宋伟宏院士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毕生致力于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者,深知这一领域的挑战与责任。中心不仅仅服务于临床诊疗,更是一个集老年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基础与转化研究为一体的阿尔茨海默病综合性研究和防治平台,将进一步推动该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为攻克阿尔茨海默病贡献中国智慧、温州方案。


    揭牌仪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中心四大特色核心区域。据悉,这是全国首个投用一栋楼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及防治中心,面积达1345平方米。由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国际阿尔茨海默病顶级学者、原加拿大阿尔茨海默病首席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宋伟宏院士领衔,充分整合瓯江实验室、老年研究院、老年医学学院的前沿科研实力与医院临床资源优势为老年医学重点发展平台。


    中心发挥产学研医平台优势,开展教科人一体改革,希望打造一套标准化、可推广的诊疗方案、一个协同创新发展的全国示范点。内部功能布局采用医学诊疗单元、科技研发单元、临床转化单元、教学培训单元等“四维一体”模式建设。患者可以在此接受科普教育、认知筛查、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认知康复等全方位服务;医护人员在此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科研人员则根据临床样本大队列数据深化科学研究。



    当天还举行了中心建设专题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脑转化研究院、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国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六院、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浙大附一院、浙大附二院、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等单位的知名院士和专家学者,就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专题研究提出真知灼见,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共绘中心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举行了中心特聘专家和学术委员会敦聘仪式。



    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前沿技术及诊疗策略”专题研讨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贾建军、山东省省立医院杜怡峰、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王延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华丽、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张静、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贞等6位专家学者带来题为《Aβ分子影像的现状与未来》《基于MIND-CHINA队列的AD早期防治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系统性机制和诊治转化》《记忆门诊建设与早期AD诊疗实践》《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探索》《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的精彩报告,为百余位全国医疗机构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等相关科室的骨干医生带来专题培训。

    老年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国际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与防治中心主任助理潘思培副主任医师表示,中心后续还将结合中国健康老龄化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计划(HAPCAD:Healthy Aging to Prevent and Cure Alzheimer’s Disease in China),面向温州社区260万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开展阿尔茨海默病调研,对其进行认知筛查、体检和认知分层干预,形成长期超大型社区研究,希望尽快推广至全国。

    未来,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及防治中心的运行下,老年研究院将助力中心为温州乃至浙江打造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和研究高地,形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和药物研发紧密结合的科学防治及研究体系。

    延伸阅读: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及防治中心以“服务临床需求、推动科研转化、提升防治水平”为目标,汇聚了医院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精神科、放射影像科等多领域资深专家,建有专业的神经心理评估团队和认知康复治疗团队,构建了“发病机制研究—早期精准诊断—创新治疗转化—智慧化防控体系”的全链条研究范式,为患者提供从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到系统治疗的全流程医疗服务。

    中心地点设置在温医大附一院公园路院区,该院区是温州一个以老年医学高峰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院区。

    中心门诊(教学门诊)区域涵盖四大核心功能单元。

    一、精筛区(老年综合评估室):为疑似患者提供全面、深度的健康状况评估及多模态检测技术快速筛查认知异常,精准识别早期症状。基于评估结果,该系统还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方案及持续跟踪其健康状况,形成完整健康管理闭环。

    二、双门诊诊疗教学区:中心最具特色的区域,采用“常规+特需”双轨制诊疗模式,为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阶梯式医疗服务。常规专家门诊由老年医学科和神经内科资深专家组成的核心诊疗团队轮流坐诊。特设的“名家诊室”与国内顶级医疗中心合作,每月定期邀请全国知名阿尔茨海默病专家接诊疑难复杂病例。两个诊室通过智能化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就诊数据“无缝衔接”,为患者提供就诊的全周期闭环管理。

    三、分子精准诊断区:是中心实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确诊的核心技术平台,采用“分子-影像”双轨诊断策略,为临床提供可靠病理学证据。通过国际领先的超灵敏检测体系,仅需极少量血液样本即可精确测定数据,灵敏度达到飞克级。该技术使得通过外周血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可能,在显著改善患者检查体验的同时,提升疾病早期确诊率。

    四、康复区:整合虚拟现实认知训练、经颅磁刺激等非药物干预康复治疗手段,由专业团队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并定期评估效果,结合家属参与的居家护理指导,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各区域协同发力,为患者提供从筛查、诊断到治疗、康复的全流程、精准化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上一篇新闻:尚无新闻
下一篇新闻:学校召开2025年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