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新突破!3项特等奖!
  • 作者:符芊芊 胡旗旗 傅莹丽   供稿单位:团委   编辑:高拓   浏览:4397
  •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赛道终审决赛于1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计量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举行。

    在本次竞赛中,我校获国家级奖项11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是我校首次在挑战杯“揭榜挂帅”赛事获得特等奖。

    我校备赛工作自2024年2月启动以来,充分开展项目挖掘,全面发动师生积极参赛。各参赛队伍完成团队组建并选择榜单中的题目开展科研攻关,经评审共计14支队伍进入全国终审决赛。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本年度“揭榜挂帅”赛道获奖团队的风采,共同感受他们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和探索精神。


    获奖团队介绍

    项目名称:VisionPilot:智能生物力学成像驱动的近视风险预测技术

    所在学院: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项目成员:章培培、万妮、朱绅聚、姚晗、张馨予、王一键、刘睿婕、陈致霖、林圆圆、姚国瑞

    项目简介:

    近视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在近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巩膜的生物力学变化对于预测近视进展及早期病理变化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绝大部分巩膜生物力学测量研究依赖于离体测量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临床。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通过图像配准技术从力学激励前后的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提取巩膜的三维应变场,实现在体巩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定量测量。此外,团队借助3D-Unet以及3D-DenseNet架构,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巩膜生物力学属性的解析,创新性地实现从常规OCT图像即可预测和分类巩膜生物力学属性的。最终,本项目实现了在常规临床成像数据中对巩膜生物力学信息高效准确的提取,这对于近视的机制探索、临床评估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项目名称:医疗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及化解路径研究

    所在学院: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项目成员:闫志超、吴佳倩、徐润舒、叶晨露、王煜坤、陶哲、蔡巧玲、程大一、周舒婷、包永兴

    项目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医疗人工智能的技术至上、主体责任归属、患者隐私保护、医疗资源分配、医患信任等伦理问题逐渐突显,阻碍着医疗人工智能的落地和医疗目标的实现。本项目以自主、不伤害、有利、公正原则为指导,从技术、数据、主体、社会四个维度调查人工智能研发者、操作者以及使用者对医疗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感知与态度,并从医疗人工智能的产生到应用的全过程出发,提出伦理嵌入、伦理规制、伦理调适和伦理监督四个环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治理路径,以助力医疗人工智能的负责任创新与应用。

     

    项目名称: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Emo躺平—“脆皮大学生”精神内耗与身心健康研究

    所在学院: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项目成员:周海霞、吴威、华雪宁、智增瑶、阮烨珂、张悦悦、徐渊棋、徐林超

    项目简介: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浙江省内26所高校的在读专本硕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探究大学生精神内耗现状、表征及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建立精神内耗影响因素模型,探寻各个影响因素间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应的疏解建议与干预策略,从而有效缓解大学生精神内耗问题。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和承办地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自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起,设立特别竞赛单元,举办“揭榜挂帅”赛道,并计入主体赛总分。本年度“揭榜挂帅”赛道共吸引2.7万余人参加,共有6500余件参赛作品,最终来自全国410余所高校和企业的1950余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

    获奖名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123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