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学生资助
  • 作者:   供稿单位:   编辑:南风   浏览:3151
  •     每年的入学,家庭经济遇到困境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顺利进入大学校园;新生报到,校领导带着慰问金去看望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一新生;中秋节,“中通”企业的负责人给同学们送来了月饼和困难补助;此后,按照新的国家资助政策实行的新一轮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的认定和实施工作逐步开展,新一学年的勤工助学岗位推出,各二级学院学生干部帮带制度继续开展。每年,从国家到社会到高校所作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

     

    构建完善的资助体系,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今年,国务院颁发了[2007]13号文件,加大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已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11月13日上午,我校在同心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校领导瞿佳、唐闻捷、陈敬桔以及来自学工部、教务处、纪检部门、计财处的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共同商讨新的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工作。

        在会上,瞿佳院长作为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他指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个贫困生的背后联系着一个家庭,资助工作能否做到位关系到社会及校园的和谐,他希望今后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克服困难,更好地体现科学性、公平性。

    从领导层面开始,全校各相关部门、二级学院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投入了大量精力、物力, 2007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全面铺开。

    据了解,目前,我校在校本专科学生15000多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600余人,他们当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有600多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左右。根据国家和浙江省的有关政策,我校出台了《温州医学院学生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对助学基金的划拨作了专门规定,保障了经费的足额到位。近三年来,我校共投入1900多万元用于学生各项资助经费,给7000多人办理了助学贷款,贷款金额达4100多万元。

    今年,根据国家和浙江省新的资助政策,我校已相应出台了6个文件,全面落实资助的有关政策,截至目前,包括贫困生认定工作等在内的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国家的资助政策将在最快的时间内惠及经济困难的学生。

    在助学贷款管理方面,学校通过加强银校合作、加强贷前宣传、规范贷后管理等措施,保障了助学贷款的顺利到位。

    据工行城南支行信贷科科长邵丽介绍,我校是温州各高校中贷款人数和金额最多的一个单位,一次性办理助学贷款时,往往一千多笔一起做,时间紧、任务重,给贷款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据此,我校每次都派出学生勤工助学,帮助整理学生资料,积极为银行分忧,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燃眉之急。

    “对于学校来说,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实好,把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怀及时送到学生手里。”学生处处长王占岳说,“此外,我们认为关心这些学生的生活应与促进其健康成长相结合,把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在解决学生生活困难的前提下,促进其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办理助学贷款

     

    努力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将资助和育人相结合

    为达到更好的育人目的,目前,我校的学生资助工作除助学贷款、奖学金制度外,逐步转变资助方式,减少无偿补助的额度,加大了勤工俭学的力度。学校还针对少部分困难学生存在“等、靠、要”的现象推出了校内无息贷款,让真正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受益。

        为加强对勤工助学工作的指导,我校成立了学生勤工助学服务社,并由专职老师指导工作。近几年来我校共为两千多名贫困生提供了20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共发放酬金350万元,2007年学校预计投入勤工助学经费180多万元。

    一些二级学院在推行学校的政策中,结合学院已经开展得较为成熟的一些项目,开展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检验医学院自2005年起创办勤工助学部,后发展为勤工助学中心,逐渐地,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全部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担任,他们的工作同时作为勤工俭学岗位。两年来,中心的同学们在辅助老师做好校内勤工俭学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外拓展,为其他同学争取到了100多次勤工俭学的机会,同时,自己也在工作中成长起来。

    在中心担任负责人的04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王建笑着回忆起了当初拿无偿资助时的情景:“那时候自己和老师都要为此做好保密工作,生怕别的同学知道,觉得很难为情。”而现在,这份工作给他带来的更多的是成就感和给其他同学帮助所获得的快乐。他还谈起了另一位在中心工作,原先较内向、胆小的同学:“现在她是学院学生会的骨干,分内分外的工作都干,肯吃苦,也很开朗活泼,爱开玩笑。”

    上学期开始,学校还开展了评选“自强之星”等励志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自立、自尊、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一篇题为《绽放的女孩》的演讲稿中,04护理的王海珍同学诉说了自己在十七年的人生旅途中面对了四次亲人的死亡,她至今记得老师曾对她说的话:“你无法选择你的家庭,但你可以选择怎样过你的生活。记住,无论怎样你都是我眼里独一无二的王海珍。”她选择了微笑面对。

    大一暑假,她办了补习班,带着十个孩子一起学习。补习班圆了她的当老师的梦,也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学费;大二,参加完暑期社会实践,她做了家教,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报酬;在学校,她还做过发宣传单、推销、卖小东西等工作,钱不很多,但生活费基本解决。

        此外,她还靠勤奋学习获得了奖学金,并担任了社团负责人,被评为省优秀社团干部。她的青春,正像花儿一样绽放。

    校内勤工助学招聘会

     

    “自强之星”评选

     

    倡导人文关怀,优化育人环境

    我校的贫困生群体中,大部分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品性,贫困成为其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但也有部分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沉重压力,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和压迫感、导致心理问题。

    因此,在全社会关心、关怀贫困生经济生活的同时,一些贫困大学生承受着双重危机,即经济贫困的危机和“心理困惑”的危机。针对物质、精神双困生,为了做好这类学生群体的帮扶工作,照顾他们的生活,学校提出了“关爱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助困措施,不仅要给贫困生以物质资助,使之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要给予其精神上的关怀与疏导,帮助他们彻底的从心理上脱贫,使他们能以健康的心态度过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上学期起推出的学生干部帮带制度,就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身心的帮助和辅导,让这些学生参与到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中来,让他们得到关怀,获得自信,健康成长。

        许多学院在推广学生干部帮带制度中不仅仅把经济困难的学生当作被帮助的对象,还选拔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帮助低年级或本班的其他同学,通过榜样的力量,鼓励和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同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双学长制已推行了几年,即选拔品学兼优的大三学长,帮助新生解决入学时的一系列困惑,今年,该学院在选拔时更注重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选拔到这些岗位上来,以达到自助助人的目的。

    “原来我们也受到过学长的帮助,一直很有触动。”05临床医学专业的李慧霞现在担任07专升本的学长,她告诉我们:“现在主要给他们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帮助,他们也很愿意跟我聊天、谈心。”因为专升本的同学对专业有较成熟的认识,慧霞觉得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自己也受益匪浅。

    还是王海珍,因为在学校里,很多人帮过她,在学生干部帮带助困工作中,她又去帮带其他的学妹。相同的背景,使她和受助对象很快成了好友,她们一起做海报、写策划、搞活动,现在的学妹,有时候会反过来作她的心理工作,跟她说:“海珍姐,有些事情你哭也要面对笑也要面对,还不如开开心心过。”

     

    学生干部帮带工作座谈会

     

    以各种方式帮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还有后勤部门的老师、一些学院教职工支部的老师、企业和社会团体、甚至还有外教……通过一系列的帮困助贫工作,全校范围的育人氛围正在逐渐形成,“自尊、自立、自强”正在成为这些学生的人生准则。

    “学习、工作、家教,虽然有时会觉得很辛苦,但觉得生活充实而快乐。”

    “我学会了用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围,看待自己……我坚信,今天,很多人帮了我,明天,我会帮很多人!”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比任何人都坚强,比任何人都开心,我的未来会和大家一样精彩。”

    这些话,都是来自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们的演讲稿,是发自他们内心的声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众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生活对于他们,同样具有无限美好的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上一篇新闻:校庆
下一篇新闻:文化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