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负重20斤工作的“铅衣天使”
  • 作者:栾晨曦   供稿单位:附属第二医院   编辑:陈伟   浏览:9327
  • 身穿20多斤重的铅衣,每班次平均站立6个小时,长期与X光辐射为伴……这不是美国大片里超级英雄的神勇,而是我校附二院导管介入室(DSA室)里普通护士的真实写照。为抢救病人,她们经常站在辐射最强的地方,她们有一个不轻松的昵称——铅衣天使。

    24次电风暴事件 命悬一线的抢救历程

    还没上手术台,就走到生死边缘。深夜寂静,导管介入室外那条幽深的走廊,被一阵呼喊声和急速推行的滑轮声打破……

    “当时病人正从病区转往导管室的路上,准备进行支架手术,突然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喊都不答应,是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室颤。”附二院心内科主任林加锋回忆说,“如果不及时处置,五分钟就会引起脑缺血、缺氧,导致死亡。这时最有效的救治措施就是电击除颤。”

    病人非常肥胖,胖得让在场的几名男性无法把他转移到手术台上。所有的医护人员扑到担架旁参与抢救。介入护士陈小锋飞速地将除颤仪准备停当:在电极表面涂抹导电凝胶、调整参数、充电,另一位护士戴小丫遵医嘱推注肾上腺素。心内科副主任李继武大喊:“放电!放!放!”电极板紧贴病人的胸部,“嘭”的一声,病人心率和血压恢复。

    “上监护,心电图快接上来”。电击后病人的心跳恢复正常,医护人员加快了手术的进程,因为他们明白,病人的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严密监视心电图的陈小锋突然发声:“室速了,室颤了,快!快!快!”还没有装入支架,病人再度室颤,必须得使用多次电极除颤……

    导管介入室副护士长陈延茹说:“那天一共发生了24次的电风暴事件(室颤),除颤24次,终于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救回来,假如这样不是在导管室,病人就是有20多条命都没了。”

    “我们在造影下看到,病人心脏最主要的3条血管有2条彻底堵掉,另外1条也几乎要堵掉,这种情况是异常严重的。非常感谢护士们的得力配合。”李继武的感谢发自肺腑。

    站在辐射最强的地方工作 这种奉献大爱无声

    在贴有辐射警示标志的手术室外,粗粗的钢制衣架支撑着一排特殊的“衣服”,每个医护人员工作之前,都要穿上一件20多斤的无袖铅质大褂,再配上铅制围脖,这是一套标准铅衣。因为宣传工作需要,笔者也曾数次穿上这身“行头”进入手术室,双肩有明显垂坠感,双腿颇感沉重。

    身处手术室内,听着一台名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机器嗡嗡作响,陈延茹告诉笔者,它通过发射X射线,把患者的病变部位清晰地显现出来。但与此同时,医护人员的头部和四肢均暴露在X射线的照射范围内。

    “作为医生挺辛苦,但介入护士比我们更不易。”与介入打了十几年交道的杨鹏麟主任医师说,她们以娇小的身躯,同样穿着厚重铅衣,坚守在布满射线的手术间,默默配合医生完成救死扶伤的使命。

    介入护士不同于普通的护士,她们均是经过特殊培训后,获得放射证和介入培训证的专业护理人员。目前,附二院共有9名介入护理人员。2015年,这9位“铅衣天使”承担了该院10000多台介入手术,并且这个数字仍在飞速攀升。

    “第一次穿上铅衣就像披上了沉重的盔甲,走路都有困难。”介入护士徐敏告诉笔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医生全身心地投入治疗。护士重点负责提供耗材,关注手术过程,必须随时察觉病人生命体征的异常情况,同时具备及时应变和急救的能力。当病人突发呕吐等状况时,为避免吸入性肺炎和窒息,护士必须走出有铅屏罩的防护,站在最靠近DSA机头的位置,也就是射线量最大的地方进行处理。

    该院医务处处长、心内科主任医师吴连拼笑言:“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担心辐射对身体的影响。而我们常年要在辐射的环境中工作,1天相当于被拍了1000X光片。”

    在回答是否担心时,护士们回答:“当然会,但这是我们的使命。真正出现紧急情况时,根本顾虑不了许多,穿着‘盔甲’奔跑,这是我们的常态。”

    厚重的铅衣,长时间站立,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哪怕是精壮的男子也难吃得消,9位“铅衣天使”连轴转,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却。

    别人是与时间赛跑 我们是和救护车赛跑

    陈小锋是“铅衣护士”中工作年限最长的一位。她谦虚地说:“我们科室所有的护士都很辛苦,我没什么特别的。”导管介入室每天的择期手术非常紧凑,为确保手术病人的术中安全和介入耗材的及时使用,她们经常精神高度集中,常常顾不上喝水和休息。

    数年前一个狂风骤雨的台风夜,凌晨120分,一通急电要求她火速增援:又一例心梗病人正由救护车转送至该院。当时她的爱人正在青田出差,家里只有她和女儿,她一边穿衣一边打电话给爱人,要求他连夜赶回。然后丢下女儿,蓬头垢发“疯跑”出门。在出租车上,她不停地“命令”司机:“师傅,快点,再快点,我要比救护车更早到。”

    “工作到凌晨23点是常态。”徐敏翻开工作记录,去年科室超过晚上9点的急诊手术有200多台。“心梗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90分钟,这是行内公认的定律。因此大家都把家搬到15分钟能够到岗的位置,为的就是迎接不定时的召唤。”

    “有时接到科室召唤,经常等不到家人回来,只能把孩子寄放到邻居家里。看着孩子委屈的表情,听着嚎啕大哭渐行渐远,心里不是滋味。”戴小丫眼中泛起了泪花。“但转念一想,那边有一个人等待着我去救治,脚步立刻加快!”

    附二院导管介入室有个规定,每人每年都有1个月的放射假,但是科室里人手紧缺,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她们的理由一致的相似——要把时间投入到与生命的赛跑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