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一位名叫白求恩的加拿大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凭借其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在炮火纷飞中拯救了数以千计的抗日将士,有力支援了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70多年后的今天,一群怀着崇高理想的加拿大和中国的医学工作者,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克服种种困难深入中国偏远贫困地区,不仅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开展救死扶伤的大爱之举,并为当地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培养高水平的医师,创立了广受赞誉的“当代白求恩行动”。
10月13日上午,2015“当代白求恩行动”(温州)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茶山校区举行。温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施艾珠,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徐育斐等市领导及我市相关单位领导,中科院院士汪忠镐教授,“当代白求恩行动”发起人、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孙公铎教授,加拿大“当代白求恩行动”促进委员会会长、加拿大McGill大学医学院Dominique Shum-Tim教授等中外专家,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黄亚励等兄弟院校领导,以及校长瞿佳,校党委副书记陈肖鸣,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庄兴忠等出席仪式。副校长吕帆主持启动仪式。
为了促成“当代白求恩行动”落户温州,以实现这一活动的长期化、稳定化,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公共外交协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温州市红十字会、温州市医院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当代白求恩行动”公益发展促进会(筹)。仪式上,施艾珠部长、徐育斐副主席、瞿佳校长、孙公铎教授、Shum-Tim教授、郑雪君女士共同为促进会揭牌。该促进会将成为“当代白求恩行动”在中国开展活动的协调机构,进一步寻求中外医学志愿者人才库的支持,组成国际性一流的医疗队伍,组织落实“当代白求恩行动”在国内的实施。促进会同时也收到了首笔捐助资金。
“当代白求恩行动”是国内外第一个在白求恩精神的感召下,最初由孙公铎教授和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心外科医生Shum-Tim教授提议发起的跨国界、非盈利性公益组织。“行动”源于白求恩大夫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以白求恩精神为榜样,强调以实际行动来弘扬白求恩精神,弘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风格,以高端医学志愿者为主体,倡导自愿无偿为贫穷地区和贫困人群提供医疗救治、帮助医疗水平较落后的地区培训人才、普及先进医疗技术、提供较高医疗技术服务和资源,同时注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参与者互帮互学。
5年来,“当代白求恩行动”的活动足迹遍布贵州、河南等地,凝聚了一大批国内外受“大医有大爱”精神感召的志愿者。去年,身为温州人的孙公铎将这一公益项目带到了温州,得到了故乡的热烈响应和支持。“温州不仅是我的故乡,也是慈善之乡。此番‘当代白求恩行动’在温州落户,标志着中加合作的列车开始鸣笛了。”孙公铎说。
温州素以在经济发展中的敢为人先著称,其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从“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的慈善公益模式也同样享誉中外。施艾珠说,“当代白求恩行动”落户温州,这对于温州这座城市以及促进温州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她希望着力做强做大公益事业,充分发挥温州企业多、商会多、华侨多和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继续发扬温州人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整合资源,加大力度,拓宽领域、创新方式,不断壮大公益慈善资金实力,强化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参与度,切实提升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
“得知孙公铎教授有意将这一活动的根据地落在家乡,我们几乎是一拍即合。”瞿佳说。作为一所省属医学院校,温州医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慈善公益文化是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和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一直以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也一直体现和践行着白求恩精神,利用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医疗资源,形成了“明眸工程”、“幸福微笑”、生命相“髓”、“特奥”志愿服务等知名的公益品牌活动。作为中国“当代白求恩行动”的发起单位之一,瞿佳说未来学校将不遗余力地推动“当代白求恩行动”在中国的实施和发展,为学校的慈善公益之路开启新篇章。
下午,参与“当代白求恩行动”的各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在学院路校区科教楼举行圆桌论坛,共同商讨如何深化交流合作,进一步弘扬白求恩精神,推动“当代白求恩行动”在中国有效开展,福泽大众。
据了解,参加此次活动的中外专家还举办了系列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并前往我校附属医院开展学术、业务交流和组成医疗队前往永嘉、文成等地开展义诊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