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省级
媒体温医
  • 潮新闻客户端:AI时代如何保护知识产权?AI问诊能替代医生吗?两位全国人大代表这样说
  • 作者:潮新闻 记者 陈颖    通讯员单位:新闻中心   编辑:王嘉慧   字数:1102   浏览:264
  • 近日,中国AI产品Manus一夜爆火,引发广泛关注。

    AI话题的火爆也延续到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与潮新闻记者聊起人工智能,探究AI如何赋能各行各业。围绕如何用好AI,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周迪 受访者供图

    AI时代,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能大幅度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今年两会,我将围绕通过AI技术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司法效率等提出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周迪一直关注AI技术发展。

    他发现,随着更多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相较欧美国家,我国在海外专利布局方面还存在较大短板,导致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受到制约。加之进入AI时代,知识产权如何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则体系亟需探索。

    他认为,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法律法规体系上仍不完善,特别是在界定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以及AI侵权责任认定、算法歧视等方面存在空白。

    他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制定“人工智能法”,鼓励创新与规范应用并行,明确人工智能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填补法律空白。通过司法引领,推动建立覆盖算法安全、系统可靠的国家标准体系。

    “事实上,人工智能正在中国掀起新的篇章。像我所在的宇视科技就接入了眼下火热的AI工具,通过和宇视自研的大模型‘梧桐’进行融合,蒸馏出轻量化专用模型,并赋能文教体行业。如实时直播壮丽自然风光、展现野生动物救助感人画面、利用AI体育设备激发运动兴趣等,目前,相关产品已在全国500余所学校落地应用。”他介绍说。

    在周迪看来,通过规范AI使用的边界,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融入各行各业,为千行百业注入新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 受访者供图

    AI问诊,未来会完全取代医生吗?

    “现在有患者带着AI诊断来看病,对医疗从业者乃至对医学人才的培养都提出了新挑战。”两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和记者聊起了最近很热的AI诊疗话题。

    他认为,AI技术的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实践模式都带来变革,新医科人才培养将成为智慧医疗产业发展升级的关键。

    “我们学校即将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围绕AI助学助教助研多维度探索新时代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相当关键。”李校堃说。

    “AI未来会完全取代医生吗?我觉得还没有那么快,但AI与医学结合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李校堃呼吁,医生也应保持创新的思维,以开放的态度拥抱技术变革,“比如学会使用最先进AI大模型和设备,更好地为病人看病、防病,最终实现精准决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