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省级
媒体温医
  • 学习强国-浙江:健康知识 | 不同年龄段看牙重点不一样?儿童颜值管理攻略来咯
  • 作者:高冲    通讯员单位: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编辑:高拓   字数:1731   浏览:1755
  • 医生,我们家小孩儿张着嘴睡觉会不会变成腺样体面?

    医生,我们家小孩儿“地包天”矫正是不是越早越好?

    医生,我们家小孩儿牙齿不齐是不是要早点儿干预?

    以上都是困扰各位家长最集中的几个问题?这份儿童颜值管理攻略,请各位家长耐心看到最后,以上的困惑自然会得到解答。

    在笔者经历的童年时期,很少有孩子在替牙期间定期看牙医。而如今人们逐步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大多数人首次看牙是在幼年时期。门诊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便是:孩子是否需要牙齿矫正?笔者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总结了一些干扰口腔正常发育的不良因素,请各位家长对号入座:

    需要自查的要点

    第一阶段:0~6个月

    1、是否开始口腔清洁?在此阶段,可用清水和纱布清理上下牙槽骨和萌出牙。

    2、喂养姿势是否良好?提倡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

    3、此时咬物还属于正常现象,各位家长放平心态。

    第二阶段:6个月~3岁

    1、有无躺睡喝奶习惯?别小看这个习惯,乳牙时期“地包天”很多来源于此。

    2、咬物等口腔不良习惯的破除主要以正确的引导为主。

    3、这一时期家长对孩子口腔颜值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很多家长抱着一走进诊室就“嚎啕大哭”的宝宝寻求矫治,往往这一阶段的患儿合作欠佳,无法进行系统矫治。

    第三阶段:3岁~6岁

    1、是否还存有以下口腔不良习惯?咬下唇、咬物、吐舌。在这一阶段就要格外引起重视并加以破除,防患未然。若持续到替牙期,会造成更加严重的错合畸形。

    2、迎来了“地包天”矫治的第一个黄金时期(4岁左右)。

    3、是否伴有扁桃体肥大?建议及时转诊至耳鼻喉科会诊,必要时及时切除,避免下颌前伸。

    4、是否有严重的深覆合?这种情况会咬破硬腭牙龈,影响宝宝的口腔健康。

    第四阶段:6岁~10岁

    这一阶段往往是家长们颜值焦虑的爆发期,看着孩子刚长出来“大大歪歪突突的牙”“门牙间的缝”“睡觉时张大的嘴巴”,家长们想要改变的心态极其迫切。别着急!让我们一一为您解答。

    1、牙齿不齐可以早点儿干预吗?家长这一阶段关注最多的“牙齿不齐”,其中一大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扩大牙弓,对于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牙弓狭窄,7-10岁是上颌扩弓的最佳时机。

    2、门牙间的缝可以关上吗?

    这是一种暂时性的错合畸形,一般无多生牙及唇系带过低的情况,随着两边牙胚的挤压,缝隙可以关上,如果观察到十岁还是关不上的话,就要检查一下唇系带及正畸检查,视情况矫正啦。

    3、我家孩子8岁了为啥门牙旁边的两个牙还没长出来?

    这两个牙是萌出过程最漫长的牙齿,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萌出年龄在7岁半到8岁半之间。所以各位家长暂且耐心等待~

    4、我们家小孩儿张着嘴睡觉会不会变成腺样体面容?

    首先张着嘴巴睡觉不等于口呼吸,实际上半数以上开唇露齿是用鼻呼吸的。双唇分开、舌体位置降低、气流通过口腔且超过一定比例才是口呼吸。对口呼吸的警惕是公众口腔健康意识提高的表现,但是“谈口呼吸色变”各位家长大可不必,如果您不确定可以带着小朋友到早矫门诊上面检查呼吸类型和面容,寻求专业的建议。

    再说几个容易忽略的要点:

    1、7岁半的时候最后一颗牙齿是否完全长出来?

    家长关心最多的一般是前面牙齿不齐,往往容易忽略最后一颗“六龄牙”的萌出情况。不要忽视这种异常,第一恒磨牙的异位萌出会改变恒牙胚的生长方向,增加蛀牙患病风险,影响咬合和咀嚼,遇到这种状况要早就医,早治疗。

    2、后牙中是否有缺失很久未萌出的牙齿?

    由于蛀牙等一些原因,乳牙常常会提前脱落,家长们不要忽视缺失很久的后牙,在这一阶段对间隙丧失的影响程度很大,要早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间隙管理。

    3、您的孩子是否在9~10岁拍摄过X线片?

    这一类型往往是家长们最容易忽略的,由于上颌尖牙萌出过程中需要行走一段无比漫长的路线,若路径产生严重偏移,就会长不出来,严重者导致相邻牙根吸收,更有甚者引起了恒牙的松动,才前来就医,这便错过了最佳矫治时期。

    总结

    早期矫正中的“早”,并不是一个单纯年龄上的概念,而是及时有效。在患儿可以合作和配合的前提下,我们医生能及时发现干扰颅面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采用简单的治疗手段,最高效地完成矫治。儿童口腔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很多问题不能局限在一个时间点,长期随访动态监测儿童颅面的生长发育意义重大,这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才能更好地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