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小眼睛,关注大健康。10月11日,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温州召开。全省11部门联席机制成员、各地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50余人参加会议。整场活动,与会人员参观温州学校,研讨各地举措,对“温州经验”频频点赞。
机制引领
抓好这项民生工程
自去年起,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近视防控实施方案以来,浙江省积极响应、快速行动,第一时间建立省级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成立近视防控指导中心,组建近视防控专家委员会,制定近视防控指南,要求全省十一部门全面落实近视防控工作。为有效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精准化预警,温州市、杭州市上城区被列为视力普查试点地区。
作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中心所在地,温州高度重视近视防控工作,今年率先开展“明眸”工程,并将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首,由市主要领导牵头实施。通过政府主导、专家引领、多方协作模式,温州在开展视力普查同时,还进行防控知识普及,并结合专业诊断治疗,形成可信可行的近视防控“温州模式”。
今年3月,温州率先全省以温州市政府名义印发近视防控实施方案。今年5月,温州仅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完成第一轮全市106万学生视力普查,获国家点赞。9月,仅用两周时间完成第二次普查,获全省学习推广。
智慧防控
大量缩减筛查时间
才半小时就把一个班级的视力数据全部导入到系统里,还能实时查看,对比学生视力变化。这是怎么做到的?在龙湾区第一小学视力普查区,林凯伦老师向记者展示起近视防控平台——扫码学生个人健康档案,操作平台按键,学生对着视力表比划后,数据就直接上传后台。
这就是浙江省创新开发的近视防控信息系统,有助于学生视觉健康电子建档。
降低近视率的关键在于预防。过去,中小学体检手工录入、纸质存档方式,耗时费力,数据也无法精准掌握。为此,温州依托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专业指导,研发了网络化检测设备和信息化近视防控大数据平台,开发任务管理、统计报表、决策分析、智能预警等功能,推行可信、可行、可及、可支付的学校普查模式,发布近视防控平台。
根据平台视觉健康电子档案,有关部门可精准掌握全市中小学生近视率、近视发生率、近视欠矫率等变化情况,实现信息化预警。近视发生快、高风险的学生将会被列入预警对象,并提供分析报告,全面提升近视防控质量与效率,服务于全市儿童青少年眼健康。
学校建设
改变学生用眼习惯
学校是落实近视防控工作的关键一环。在温州市绣山中学,青青校园里,学生离开课堂,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我们鼓励学生改变用眼习惯,适当放下课业,融入大自然,让眼睛放松。”温州市绣山中学校长林晓斌介绍道。 该校不仅鼓励学生增强体育锻炼,还为每位学生设置了运动手环,学生运动心率、时间全部实现数据可控。
改变用眼习惯,助力近视防控。温州紧紧围绕“降”这一主题词,全面推进“一减一增一规范一加强”4项工作,切实解决学业与活动的矛盾,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和睡眠时间。“减”,即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就是增加阳光下户外活动时间。深入实施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标准化体育场馆建设,为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创造条件。
用眼习惯还包括学习生活。在“规范”要求里,温州要求规范课堂电子教学产品应用,特别是教师布置作业不能完全依赖电子产品,引导学生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加强”,即加强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
现在在温州,不少学校已经配置良好的室内照明环境,能有效降低学生的视觉疲劳,在近视防控中起到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
专业指导
形成教医家校联动
近视防控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除了专家医生指导,还需要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实施。
在温州,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作为指导单位,联动学校培育普查人员,让更多的校医、普通教师加入到基层近视防控队伍,确保普查工作长期有效开展。目前,温州已培训四千余名非眼科专业人士加入防控队伍,涉及学校千余所,实现全市每500名学生就有1名近视防控人员。
普查同时,教医联动,温州还落实眼科专家进校园行动,联合家长开展防控工作。专家在校面向学生进行近视防控知识普及同时,还专门针对教师家长开设讲座,强调近视防控的重要性,为各地医务工作者开展专题培训,与一批中小学校建立近视防控专项对接,营造近视防控全民氛围。
随着普查任务完成,温州百万学生视力健康数据库全面建成,有关部门利用该平台精准掌握学生近视率,施行科学防控决策。温州教育局在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指导下,今年暑期还发布《假期护眼公约》,学生学习状态、运动情况、饮食习惯等被纳入防控指标。
会上,省教育厅肯定了近视防控“温州经验”,鼓励全省各地学习推广。下一步,全省还将加强各地近视本底数据调查,落实家校联动的近视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
媒体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