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2016年6月,浙江出台25条人才新政,向全世界立下“军令状”,发出“征集令”。
时间过去一年有余,新政成效几何?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浙江的生动构想实现了几分?今年7月至10月,针对人才新政落实情况的专项督察陆续展开,记者就此采访省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
改革再发力
坚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分类施策、精确制导、精准发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浙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省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改革突出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才关切,在人才流动、评价、服务等方面充分放权,一批长期困扰人才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破解。
“旋转门”,原本指的是国外个人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双向转换角色的机制。浙江借鉴这种制度优势,突破编制、社保等方面的限制,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创新实施办法》,允许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创新,截至目前,省直单位已有82人办理离岗创业手续。省水利河口研究院自2016年7月1日起,共计41名事业编制科技人员离岗到下属公司开展创新创业。
“三唯”,原本指的是在人才评价过程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倾向。如今,问东家、问专家、问大家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已初步形成,省人社厅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下放评审权限,对论文要求、外语和计算机考试不搞“一刀切”。浙江师范大学开展自主评聘,6名教授低聘为副教授,打破了“一评定终身”问题。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出台专技岗位越级竞聘制度,有4位业绩突出的中青年科技骨干越级竞聘到新的专业技术职务。宁波市出台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实施意见,在6000余家企业中开展人才自主化评价。
不仅如此,浙江人才改革紧扣省委重大发展战略,与科技、教育及其他领域改革协同发力,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督察中,大家一致认为,各地各部门在推进人才改革时,省委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改革就推进到哪里,人才发展与省委正在干的事情实现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创新添动力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人才发展政策,初步构建了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的制度体系,人才政策的创新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政策是人才发挥作用的有效保障,创新政策是改革人才体制机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此次督察结果显示,随着人才改革压茬推进、不断深入,一批“省字头”的关键性、枢纽性重大政策相继推出,带动地方和厅局制定区域、行业、系统人才“新政”,形成了上下呼应、相互衔接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奠定了浙江人才生态建设的制度框架:
继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人才新政25条后,我省又出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行动纲要,同时,制定进一步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推进以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改革、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等指导性文件,对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作出部署。据统计,省直各部门累计出台人才新政配套政策50多项,涉及人才培养支持、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以及海外引才等各个环节,覆盖各领域各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提升人才发展治理能力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紧锣密鼓的部署,同样在全省各地推进。11个设区市、78个县(市、区)印发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各地你追我赶,政策叠加集成,不断推出“升级版”“加强版”。杭州在出台“人才新政27条”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细化出台“若干意见22条”;绍兴人才新政出台后,配套制定48项操作细则,简化办理程序,加快兑现落地;嘉兴人才新政涉及100多个政策点,人才反映含金量很高。
市场增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人才新政带给大家最大的感受。
人才新政实施以来,全省各地通过建立政府激励企业、企业激励人才的“双层激励”模式,企业引才用才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成为人才工作主体,我省在企业工作的“千人计划”人才数量居全国第一;通过推进企业上市可并购重组的“凤凰行动”,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的以人才、技术和品牌为主的海外并购大大增加;通过推广引才活动服务外包,政府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风投公司办人才大赛、行业协会推进人才对接成为常态……
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同样是此次人才新政的重要内容。督察中,大家反映,这一轮人才改革着眼做大人才基本盘,由注重海归人才向国内外人才并重转变,由注重引进人才向引进培育并重转变,由注重高端人才向高层次、基础性人才并重转变,形成海内外人才相得益彰、花开并蒂的良好局面。
去年以来,组织部等9个部门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开展首批省“万人计划”遴选活动,重点支持3个层次8类省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温州医科大学实施“校杰青优青培育工程”,拿出1亿元专项支持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衢州在海创园建立“人才飞地”,开园一年多就吸引创业创新人才560多人,探索“研发生活在杭州,生产服务为衢州”的引才模式……
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目前,我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72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25人,均居全国第4位;“千人计划”专家创办企业400余家,已上市或挂牌近30家,占全国一半左右。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