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为了在课堂上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更好融合,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开设了“不一样的思政课”专题专业课。温医大的老师们打破专业课教师“单兵作战”窘境,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解剖课前,低头行礼一分钟
在温州医科大学,每名临床专业的医学生上的第一门专业课就是解剖学。在解剖教室里,教他们的老师有两位,一位是在讲台上进行讲解的老师,另一位就是静静躺在他们面前的无语良师。他们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约定:每次上局部解剖课时,都要穿着白大褂,默默地站在“大体老师”周围,低头行礼一分钟。
“大体老师”,是同学们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陈玉青说,同学们都会坚持这个小小的仪式,“没有人要求我们,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崔怀瑞是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教师,已经讲了10多年的解剖课。”刀碰到遗体时,有的人会轻声说,现在开始啦。”中途需要翻过遗体时,也会有学生说,“来,咱们翻个身啊。”下课时,学生会把解剖下来的皮肤认真地盖好。一门“冷冰冰”的解剖专业课,在温医大里成了“最有温度的生命大课”。
经历了这样的思政教育,学生俞湛涛感慨:“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将来我们要为了谁。”
“教师应该遵循教书和育人的统一,我们除了教会学生知识,还应教会学生尊重大体老师的人格和不朽之躯,虔敬谦恭地学习,用心地从大体老师赤诚的血肉之躯上学会救死扶伤的真本领,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医务工作者。”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梁韶辉希望医学生们注重自身医德仁心的培养。
善待实验动物是人道培养的第一步
每年开学,在基础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每位新生都会收到一份“善待实验动物、平等对待生命的倡议书”:
“善待实验动物,平等对待生命,认识到无论它是生存还是死亡状态,我们作为医学生都应给予平等的关爱、尊重;在医学实验中,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精神、职业伦理道德的学习与省思,在未来行医道路上切实做到将患者利益置于首位,维护患者自主、促进社会公平。”
陈醒言是基础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的教师,在机能实验中心已经工作了30多年。“当同学们进入动物实验楼,我希望他们会记得实验动物为了医学事业的牺牲。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还需要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珍惜生命的良知,唤起学生的大爱和奉献精神,感恩精神、让他们懂得怎么去关心身边的小生命。”陈醒言说。
”善待实验动物是人道培养的第一步。医者仁心,最重要的是对生命的人道关怀之心,医生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如果心存冷漠,对生命毫无敬畏,对他人无意关怀,这样的医生要么无法成为一个好医生,要么与患者矛盾重重。”机能实验中心副主任范小芳如是说。
用有血有肉的故事教会学生人文关怀
“细胞是肌体内的一个基本单位,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上了大学要学会适应,学会接受刺激,还需要进行新陈代谢,人需要提高,也需要进行新陈代谢! 在郑老师的课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人生哲理,我们很喜欢!”曾经上过郑绿珍老师《基础医学概论》课的14级仁济临床1班的陈浩说。
郑绿珍是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师,是非医学生的《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老师。如何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增加人文关怀教育,使讲课更有新意,她有自己的秘诀。她说:“要深入浅出解析人体的奥妙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从教23年来,病生教研室金可可老师一直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她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率先在温医大开展“基于问题学习”的PBL教学模式,在全校开设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观摩课。“目前国内的医患关系紧张,其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医生对病人缺乏人文关怀,我们开设PBL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问题式学习”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给学生灌注人文思维方式。我们把案例变成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文故事,而非普通的病例讨论,学生在表演中学会了如何对病人进行关怀,在故事中学会关爱身边人。”金可可说。
“没有德育意识,授业工作做得再好也只是一个教书匠、手艺人。这样的专业思政课,不仅为青年学子打牢了思想根基,也激发了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陈明龙说。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