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省级
媒体温医
  • 浙江日报: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
  • 作者:马悦 严粒粒 武怡晗    通讯员单位:   编辑:小玲   字数:   浏览:4200
  • 本报讯 (记者 马悦 严粒粒 通讯员 武怡晗) “我,向自己承诺——诚实、守信,要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企业负责。”不久前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发起的诚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大家把自己的目标、要求写在纸上封进许愿瓶,一个月以后,无论达成与否都要自觉把结果再投入瓶中。这项活动一经推出,就引来学生们的密切关注,他们说:“这项活动考验的是我们能否恪守承诺,这对于将要从事财务工作的我们尤其重要,大家需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阵地。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放在高校工作的首位,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实施领导干部联系高校和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方式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意识形态建设,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更加坚定。

    课堂育人

    入耳又入脑

    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政工作主渠道。近年来,浙江大学通过加强、改进思政理论课建设,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形成适合课程特点的有效教学方式方法。比如,把过去的思政课教学划分出环节、条块,用历史、团队、现实、论争等一个个情境,把理论课变得更有趣、更接地气,这便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在推进的“情境式”教学。目前,浙大思政理论课有一门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3门获省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入围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在浙江工业大学的思政课堂,一直保留着这么一出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遗失的美好》。这出话剧的主角原型就是“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2007级学生杨济源。2009年,年仅22岁的杨济源见义勇为,不畏凶险抓捕小偷,与犯罪分子殊死搏斗,不幸牺牲。

    思政课上引入身边的真实故事,教学效果大大提升。那些参与演出或坐在台下观看的同学说:“这个故事带给我们太多感动,每看一遍,都让人热血沸腾,这是最好的思政课教科书。”

    大学时代是年轻人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紧要当口。2014年,我省将高校思政课改革列入年度22项重点突破改革项目之一,制定了《浙江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实施方案》,推出了以改进课堂教学、推进实践育人等为重点的“双十”举措,组织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论》等辅助教材。

    打破以往“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个班级、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上台辩论、沙龙互动……通过转变课堂形式,大学生们成为了思政课的主角。

    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思政课的满意度逐年提升,从2013年的68.77%,上升至2016年的82.6%。走进全省各大高校,许多同学说,用小故事讲大道理,讲述的都是和青年人切身相关的事,大家都听得进。各高校通过传承校训、传唱校歌、建好校史馆博物馆、创建校园文化标志符号等渠道,实现校园文化元素可及性,培育高校校、院(系)两级文化品牌超过1000项,形成了一校多品、一院一品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

    扮靓寝室

    德育工作生活化

    走进浙江财经大学45幢“向阳楼”公寓,家的温馨扑面而来。寝室楼道整洁亮丽,一块块“生日板”“映像墙”与“阅览角”相映成趣;在宁波大学,男生们将自己的寝室打造成3D画馆;在浙江传媒学院,女生们把寝室布置成芳草如茵的园地……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脏乱差”的寝室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把深化高校文明寝室建设作为思政教育抓手,大力推进德育工作生活化,推进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

    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扮靓寝室,更是一次以寝室为单位的文明实践,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采展示。

    让每一间宿舍都充满正能量,20129月,以“我的寝室我的家”为主题的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在全省近100所高校启动,全省100万名青年学生积极响应,踊跃参加。4年间,全省高校投入公寓建设资金10多亿元,改造公寓800多栋、寝室8.8万多间,一大批学生寝室焕然一新。

    寝室不仅是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起点,也是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生活居所更是成长家园。温州大学、嘉兴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还尝试了书院制、学区制、社区制等公寓学生工作体制改革。目前,全省已建立公寓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事务办理大厅、公寓党团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服务设施14.5万平方米

    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墙上的杰出校友故事,讲述着求学求真的精神;那些砥砺前行的校训,让正能量文化元素在润物无声中育人,也让学生们感知信仰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守好阵地

    用脚步践行使命

    陈煜是宁波大学音乐学院的辅导员,他的微博“@胡狼归来”在学生中人人皆知。2015年,围绕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他结合名著元素、社会热门事件和网络热词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系列漫画48篇,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具体而直观的认识,目前阅读量超过260万人次。

    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做到哪里,我省同步推进“网络”阵地建设,构建起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为主导,通过微博、微信圈,构建融生活化服务、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于一体的网络工作交流平台。

    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开发出网格化网络互动社区,依托新媒体,将校园中的真实“圈子”搬移到校园网上,使得辅导员随时能通过网络进行针对性思想干预工作。浙江理工大学辅导员依托“喜马拉雅校园电台”APP,诵读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方便师生随时学习。

    历时4天,人均步行9万余步,去年暑假,温州医科大学志愿服务队队员朱秀之和51名同学组建医疗服务团,在大陈岛开设健康医学堂和流动医院,分发上万元的药品等物资,授教康复急救技能1200余人次,并为近300名岛民提供了大型义诊。走访垦荒者的经历,让朱秀之觉得,这一次刻骨铭心的实践,也让自己接受了“精神垦荒”。

    让实践育人接地气,我省大力打造第二课堂。实施“百校联百镇”工程,遴选100个乡镇(街道、社区)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定点实践基地,推进“双百双进”工程,百所高校结对各县(市、区),广大大学生走进基层、深入群众。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省高校3万多支实践团队、40余万名大学生奔走于之江大地,足迹遍布1118个乡镇(街道),服务群众157万人次,他们用脚步丈量青春,以行动践行当代青年之责。

    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如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我省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校园焕发新活力,广大青年学子进一步激发起为中国梦矢志奋斗的正能量。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