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公布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通称“年度就业50强”),我省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名列其中。至此,我省共有14所院校获此殊荣。位列“50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就业经”?记者走进这3所高校,一探究竟。
专业与就业联动
作为学校创业园里最成功的创客之一,温州医科大学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应届毕业生楼汪聪正忙着自己第3家天猫旗舰店的开业事宜。在过去4年,他成立了两家天猫店、一家淘宝店,去年销售额就达400万元。
楼汪聪的成功发端于学校的创业园工作室,从这里走出的创业者多少都带着点温州特色,而温医大的“温州模式”其实更明显地体现在了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模式的联动机制上。
温医大率先在国内建立全科医学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反馈,建立专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近年来新增卫生检验和检疫专业,暂停招生两个专业,减少个别专业招生计划数,扩大护理学等专业规模,并在多个专业实施高年级专业分流和实行大类招生。
同时,创新本科层次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国标省统,县管乡用”模式,依托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平台,实施卓越医学人才培育计划,以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方面,2009年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大学生的项目立项和创新创业奖励。学校通过课堂教育、大赛训练、项目孵化三大体系,开展创新教育和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创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全国“挑战杯”总成绩全国排名第六、全省第一;2014年,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两项,银、铜奖各一项。
为使毕业生具有“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学校不仅将医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文化”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及慈善公益实践活动,将医德教育贯穿渗透医学教育全过程。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的就业工作模式,保证了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在2015年度全国就业总结宣传工作社会满意度调查中,该校毕业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在进入调查的60所全国省属本科院校中排名分列第二和第五。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