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省级
媒体温医
  • 浙江日报:捐献者架起生命之桥
  • 作者:张丽    通讯员单位:浙江日报   编辑:杨泽兰   字数:   浏览:3240
  • 春天,枯黄的枝桠抽出了嫩绿,荒芜的土地覆上了新禾。一切,因生命的复苏,变得生机盎然。

      刚刚过去的一周,瑞安的一家五口也生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4月7日,清明节过后的首个工作日,瑞安市红十字会迎来了5位特殊的访客——吴永安、陈锦红夫妻和他们的3个子女。在亲人的陪伴下,陈锦红和小儿子吴雷在遗体捐献表上郑重签下了名字。自此,这一家五口全部完成了遗体捐献的相关程序。目前,瑞安市遗体捐献登记在册的为11人,吴永安一家就占了5人。

      “人生就像一瓶矿泉水,水喝完了,瓶子留着有什么用?给有需要的人不是更好?”这是吴永安对于生命的理解。如果说一个人的生命本身是有限的,那吴永安的这个决定,让生命如接力赛一样,完成延续。

      就在吴永安的妻儿登记捐献遗体的前一天,温州首例遗体捐献者徐启荣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温州市殡仪馆举行,这是老人去世后的第3次遗体“告别”。细雨霏霏中,送行徐启荣的车队,由原计划的30多辆车激增到70多辆,共500多人。

      2011年底,75岁的徐启荣离世,遵照遗嘱,家人将他的眼角膜捐献给了温州眼库,并将遗体捐献给了当时的温州医学院(后改为温州医科大学),作为教学科研之用。当时,温州医学院参考台湾等地的做法,向家属承诺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遗体器官资源,3年后归还遗体。

      在遗体送往温州医学院之前,家人在瑞安市殡仪馆举行了一场遗体告别仪式。徐启荣成为自2010年我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温州市立下遗嘱且成功捐献遗体的唯一温州人。

      今年3月30日,温州医科大学为徐启荣举行了一场庄严的追思会,这是徐启荣的第二次“告别”仪式。二儿子徐良程再次见到了父亲:“他躺在水晶棺里,面容安详宁静,穿着得体,就像刚刚离世一样。”

      更让家人们欣慰的是,追思会上,50多名学生手持鲜花肃立,感谢老人及其家人在教学上给予他们无私帮助。这3年来,学生们一直称呼徐启荣老人为“老师”。温医大的校长也在追思会上致词,并向老人的遗体鞠躬。

      徐良程没有想到原本普普通通的父亲,因为这个不凡的举动,获得了这么多人的尊重,他动情地说:“谢谢大家,父亲去世3年后,还能获得那么多人的尊重,我和家人都很欣慰,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自2010年我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器官(遗体)捐献从不被认可到逐渐被民众理解和接受。眼下,像吴永安一家、徐启荣那样心怀大爱的人正越来越多。仅2014年一年,浙江实现器官捐献129例,首次单年内捐献数量突破100例。

      翻看捐献者的生平简介,你会发现,很多器官捐献者的身份都很平凡,可他们却用行动写下了不平凡的生命句点。

      虽然他们不曾知道生命之旅何时结束,但当那一刻来临,他们却留下了鲜花一簇,那是他们身体绽放的玫瑰,那是他们献出的珍贵礼物。那是他们架起的生命之桥,那是他们筑就的生命之路。

    目前,全省已有3200余人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实现人体器官捐献322例,希望这两个带有生命搏动的数字今后能越来越高。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