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 争创双一流(温医要闻)
新闻专题
  • 全国一等奖项目榜首 浙江省唯一一等奖
  •  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教授团队成果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 作者:卞成德   来源:科学技术处   编辑:陈伟   浏览:16453
  •  1月26日,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华医学科技奖(2017)颁奖大会上传来喜讯,我校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教授团队项目荣获一等奖,附属第一医院黄晓颖教授项目荣获二等奖,包揽了浙江省获奖项目的一二等奖。

    以功能性眼病为主的视觉健康问题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三大健康问题之一。功能性眼病主要表现为视功能异常和视觉质量受损的眼部健康问题,其中屈光不正是全球首要视力损害病因。我国屈光不正发生率极高,近视患者约6亿,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发病年龄越来越轻、发生率不断攀升。

    瞿佳教授团队“功能性眼病临床矫治关键技术研究与转化”项目在临床大数据研究基础上,开展功能性眼病临床矫治关键技术研究与转化,并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成果转化形成自主创新产品,降低医疗成本并得到推广应用。团队在SCI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篇,编写专著4部;获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15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项;制定临床技术规范和中华医学会专家共识4项;经转化形成创新产品和技术(获CFDA医疗器械注册证5项)入选2016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目录,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成果不仅更适用于我国屈光不正患者的个性化矫正,还能降低均次医疗成本30%左右。项目组研究形成的屈光手术和非屈光手术临床矫治相关技术、产品及临床诊疗共识在全国眼科排名前三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行应用,同时也在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等数十家眼科医院和行业企业进行了广泛应用,受益患者达250多万人次。

    慢阻肺发病率高,其疾病负担高居中国榜首。肺心病是其重要死因,而肺动脉高压是慢阻肺发展为肺心病的关键环节,目前其形成机制尚未明了且尚无疗效好而副作用小的抑制肺动脉高压药物。

    附属第一医院黄晓颖教授“慢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及中西医综合防治”项目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药相结合、精准医学与协同治疗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分子靶向和网络调控层次上系统研究了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及综合防治,在多方面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慢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理论,显著提高了肺动脉高压防治水平,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该项目在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部级课题等资助下历时20年完成,累计发表论文10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获得专利11项,经专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在天津医大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等全国十余家三甲教学等医院推广,应用患者29582人次,临床疗效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