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 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论著
  • 作者:叶龙云   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卞成德   浏览:22298
  • 日前,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陈钢博士团队在国际肿瘤学权威期刊《Oncogene》在线发表全文论著《Ribosomal protein S15a promotes tumor angiogenesis via enhancing Wnt/β-catenin-induced FGF18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揭示核糖体蛋白RPS15a调控肝癌血管生成的机制,并受邀在该杂志发表综述《Ribosomal proteins: insight into molecular roles and function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ncogene》杂志是肿瘤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7.52,5年影响因子7.99分,中科院分区及JCR分区均为1区TOP期刊。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95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7H160047)资助。

    肝癌的血管生成是发生侵袭、转移的必要条件,靶向血管生成治疗药物索拉菲尼已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治疗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也是目前唯一在临床上使用的肝癌基因治疗药物,然而总体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因此明确肝癌血管生成的机制,并设计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药物一直以来是肝癌基因治疗领域的热点及难点。近年来陈钢博士团队已先后证实SULF2-TGFβ1-SMAD-POSTN信号通路在肝癌血管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Cancer Research,2017),阐明了骨髓起源内皮祖细胞归巢肝癌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JECCR,2016;Oncol Report,2010),在之前的研究中已证实核糖体蛋白RPS15a在肝癌细胞增殖及逃避凋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Gene,2014)。该研究通过大宗临床样本分析及开放获取肝癌数据库验证,证实RPS15a在肝癌患者中的高表达预示着极差的生物学预后,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分子、细胞生物学及实验动物学技术,证实肝癌细胞中高表达的RPS15a蛋白可通过跨膜转运经典的Wnt通路下游蛋白β-catenin因子入核,促进FGF18基因的翻译及合成,并释放入肝癌肿瘤微环境中结合相邻内皮细胞表面FGFR3受体,最终上调内皮细胞的促血管生成潜力及肝癌的侵袭转移。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核糖体蛋白在肝癌血管生成过程的的作用,开拓了核糖体蛋白RPS15a在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之外新功能的研究,有望为肝癌的靶向基因治疗开辟新的领域。

    该研究全部工作在附属第一医院完成,硕士研究生郭鹏毅为第一作者。近年来陈钢博士研究团队在学科带头人周蒙滔教授指导与帮助下,在肝癌基础与转化医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及省自然课题3项,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Cancer Research, Oncogene, Oncotarget, JECCR, JCMM等一,二区SCI期刊发表论文8篇。该系列研究的完成表明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在肝癌血管生成机制研究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全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242604, DOI:10.1038/s41388-017-0017-y,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 28945227, DOI:10.1038/onc.2017.34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