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 争当好老师(温医要闻)
新闻专题
  •  药学院化学教研室:“传帮带”带出优秀教师团队
  • 作者:吴旻月   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吴旻月   浏览:10095
  • 半数教师具有教授职称;10位教师获得1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及多项省自然基金项目资助;5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坛新秀、省教学名师等荣誉;15位教师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温州市551人才工程以及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这是一支只有21人的教研团队近3年来取得的成绩。

    “每个从化学教研室出来的人都会对它的文化印象深刻。”已经离开化学教研室十余载的人事处处长张华杰说,“有饱满的进取心,肯吃苦、顾大局、乐助人,这是化学教研室带给我最大的体会。”

    传承:备课本上的集体智慧

    每年年终,药学院都要表彰学生评教反响最好的10位教师,化学教研室获得满分评价的教师占全院七成以上;教学业绩考核获得“A”的教师占全院半数以上——这背后,是怎样的一支优秀教师团队?

    “优秀”来源于化学教研室几十年如一日的集体备课、实验预做等传统。教研室的档案柜里,至今还完好保存着厚厚一摞多年来的集体备课本,时间、地点、讨论内容,一目了然。其中一本的一页写着:“时间:1988年3月7日;地点:一楼化学实验室……”

    集体备课前,由教研室主任提出讨论主题,相关课程老师聚在一起讨论不同章节知识的重难点、教学方法、实际应用、课堂练习以及如何收集学生反馈等。理论课和实验课相关联的老师间通过讨论,可以互相了解彼此的教学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决定知识点的讲解方案,以更好地衔接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开课前两周,带教老师们也会一起预做实验,统一实验药品的品种、用量以及操作步骤,边做边讨论哪里需要改进,以期预测学生在实验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实验故障,提前准备应对方案。

    “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实时进行调整,除期初和期中外,其他集体备课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曾任化学教研室主任的王朝杰说,“教师在上课时,如发现某个知识点学生的反馈有问题,就会在课后立刻讨论。晚上下班回家后,大家也会及时反思当天的教学,重新调整设计PPT和讲义,并和同事讨论交流知识点如何讲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教学的效果非常好。”

    帮扶:让青年教师找到方向

    很多青年教师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都存在迷茫之感。“化学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没有系统接受过师范教育,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经历一个二次学习的过程。”现任化学教研室主任卫涛说。

    “化学教研室1958年成立时,就有传帮带的传统了。”原教研室主任仇佩虹说,“我刚来温医时,教研室前两任主任葛芝兰和张子良夫妇亲自带我。两位老师对我要求非常严格,经常来听我的课,及时指出我的不足,连学生作业都要抽查,看我的批改有没有错漏。”多年来,“传帮带”的文化一直传承,以老带新,缩短青年教师适应期,帮助青年教师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快速成长。老教师带新教师,一批一批带到了今天。

    1998年,杨丽珠本科毕业后加入化学教研室,跟着王占岳老师(现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听了一年的课。第二年,她开始上理论课,王老师每堂课必去听,听完便向她反馈意见:哪里讲得不对、哪里讲得好、哪里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善……“刚来时,我完全不知道怎么教书。王老师的指导非常细致入微,连讲稿书写、板书设计、上课程序这些细节都不疏忽,让我明晰了教学思路,进步特别大。”杨丽珠说。近几年的年终学生反馈,杨丽珠都排在药学院前十名。

    “不仅仅是教学,在科研上,同事们也无私帮助我。”杨丽珠说。她来到温医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就是跟同教研室叶晓霞老师做的课题。工作之余,她努力提升自己,获得了硕博学位,并于2013年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现在,杨丽珠是个颇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科研之余,她每周都会穿上白大褂,像当年的王占岳老师那样,耐心指导教研室新进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


    杨丽珠老师在指导青年教师

    聚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开学初,化学教研室的蔡小军老师作为学校3个代表之一,被选送参加10月举行的第一届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当时,距离比赛只有三周时间,教研室全体老师都积极行动起来,利用下班时间,先后六次听蔡小军试讲。大家针对教学设计文案、设计阐述、现场教学及答题等环节反复讨论修改意见,细化到每一张幻灯片的字体、字号、字色、标点以及教案的行间距都一一斟酌。“刚开始不明确准备方向,不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有了大家一起精心设计,我才能博采众长。”蔡小军道。最终,她取得了三等奖佳绩,消息传来,全教研室如同自己获奖一样高兴。

    为了集体,大家团结一心、主动“加班”已不是新鲜事。作为基础课程,化学教研室为全校28个专业、3000多名中外学生开设了20余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年均理论课时2800、实验课时4700曾在化学教研室工作过的一些老师几乎每年都会被请回去帮忙给学生上课,包括本职工作已然十分繁忙的王占岳、张华杰、曹建明、周健民、叶发青、黄可新、林丽等身处领导岗位的老师。“化学教研室的同仁们向来如此,不管常规工作还是临时工作都乐于接手。我到现在都把自己当成化学教研室的一份子,随时准备为这个集体做贡献。”张华杰说。

    一直以来,教研室的氛围都轻松友好,大家坚持教学课件、题库等资源共享;申报课题时,各位教师互相传阅标书、互相提出宝贵意见,已立项的课题负责人也会毫无保留地分享成功经验;博士教师尽可能承担多一点工作,让其他教师能挤出时间来深造……20多年前,教研室的全体老师均是本科学历,现在基本都已取得博士学位。

    谈及化学教研室未来的发展,卫涛充满期待:“我们教研室还是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希望老师之间除了教学交流常规化外,还要做到学术交流常规化、国外访学常规化,科研业绩遍地开花,继续奋力赶超其他教研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蔡小军老师在准备比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