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新闻客户端:瓯视频|“中国脑垂体救助计划”首站落地温州
  • 作者:付瑛 严雪梅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温彬彬   字数:1809   浏览:1520
  • 4月23日,“中国脑垂体救助计划”义诊首场活动在温州医科大附属医院南白象院区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病理科、妇科的数十位专家组成多学科诊疗团队,为浙南闽北地区30多位垂体疾病患者提供免费联合义诊服务,并对贫困患者给予资助。

    名专家公益项目反哺家乡

    “中国脑垂体救助计划”的发起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博导、主任医师吴哲褒教授在现场接受了记者采访,“我是这项垂体救助计划的发起人,将这次的义诊首站设在温州,是一次反哺,温州是生我育我的故乡,我在温医大附一院神经外科有十八年的从医经历,温医情结一直始终萦绕于心的。这次回到温州,与我曾经的同事、温医大附一院的专家们一起启动中国脑垂体救助计划,感觉特别有意义。”

    “中国脑垂体救助计划”在普及垂体瘤常识、扶助贫困患者和培训亚专科医师三个方面来推进垂体瘤的公益事业。该公益项目由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鲁家贤高文英专项基金提供515万元公益资助,跨度三年。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为中心辐射至全国,分别在沈阳、武汉、宁夏设立三个分中心,包括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项目涵盖垂体腺瘤贫困患者的手术资助,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进修资助和辅助培训,以及垂体腺瘤的科普宣传等内容。得到央视·有医说医以及海上名医栏目的支持。

    垂体是人体的内分泌中枢,垂体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各个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此次义诊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消除医患“信息不对称”,让前来参加义诊的患者得到科学精准的治疗。

    外地患者辗转来温求医

    当天下午两点,温医一院南大门义诊现场秩序井然。专家团队围坐在一起,患者开始按照之前预约的时间有序进行就诊。

    “我患有六年的垂体疾病,从网络上得知温医一院有多学科义诊消息,很幸运预约成功。”32岁的姚女士是金华人,今天特地从金华赶到活动现场。

    姚女士向医生述说着病史。2015年在杭州某医院做过甲状腺乳头状癌切除手术;2016年在上海某医院做经蝶手术;2017年,经检查发现生长激素偏高且前期术后有残留,又在上海某医院做伽玛刀手术。2018年,因为身体时常感觉疲乏,在金华本地医院检查后得知生长激素仍偏高,又前往上海某医院就诊。目前,她长期服用索马杜林,又有二胎的诉求,可是月经周期又不稳定。“这几年,我辗转各地看病,因病情复杂迫切需要专家多学科会诊,为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所以,这次我得知有这样的‘多学科’义诊,一大早就从金华赶来,我有很多问题要问专家。”姚女士将手上拿着为这次义诊准备的一叠资料递给记者看。

    多学科实现诊疗闭环提高疗效

    据温医一院神经外科主任苏志鹏介绍,此次来参加义诊的30多位患者都是前期经过筛选,选择以垂体疾病为中心、病情复杂的典型病例。义诊过程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提高诊疗效率,首先由医院垂体疾病多学科团队的骨干医生对患者进行初诊,搜集疾病信息。完整的病历资料经网络传送至专家团队,再由六位专家进行协作诊疗。

    “垂体疾病涉及面广,患者就诊时主诉较多,存在着复杂的内核。不止是患者本身不清楚病源,各科医生限于亚专科知识的局限性,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医院的垂体疾病多学科诊疗团队采用多学科联合模式来指导综合、精准、规范化的治疗。比如垂体腺瘤患者,会在我们团队的指导下,术前在内分泌科做全面检查,术后再回到内分泌科复查。随访期间密切关注激素变化,以及激素改变所导致的全身各系统的变化。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环环相扣,最终又形成闭环,让患者获得科学的诊疗和康复。”

    据悉,2018年,温医一院神经外科联合内分泌科、耳鼻咽喉科、妇科、产科、男性科、放射科、放化疗科、病理科等成立了垂体疾病多学科诊疗团队,同年5月成为中国垂体瘤协作组的委员单位。现每年大约为100多例垂体疾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取得良好的效果。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