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广州老人被蟹钳伤不治身亡
  • 西藏商报:处理水产品受伤真有生命危险?
  • 作者:西藏商报    通讯员单位:   编辑:陈伟   字数:   浏览:3035
  • 创伤弧菌究竟是什么,日常接触的哪些水产品中带有创伤弧菌,该如何避免伤害?记者联系到浙江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王扬,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急诊中心主任卢中秋,请几位专家介绍这种微生物,及其对人的影响。

    创伤弧菌感染 每年5~11月是高发期

    “广州老伯被蟹钳咬了之后得了坏死性筋膜炎,应该是创伤弧菌感染。”卢中秋说。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1998年开始研究创伤弧菌感染这一特殊的疾病。“创伤弧菌感染比较罕见,医学界对它的认识相对匮乏,我们医院急诊科大约每年会收治4~5例这样的病人。”

    卢中秋说,今年他们已收治了8例肢体创伤弧菌感染并发脓毒症、休克的病人。“一般这种病例多发于5~11月间,夏季是高发期。上周三,我们还收治了一例创伤弧菌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感染途径现在还不明确。”

    卢中秋说,创伤弧菌又叫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感染后,发病挺快,通常发病24至48小时内会出现下肢肿痛、溃烂、休克等,常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如不及时正确抢救,70%以上的患者会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60℃以上高温 创伤弧菌即可被杀灭

    早在1970年,英国就有创伤弧菌的发现记载,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温、嗜盐、嗜碱型的致病性弧菌,自然生存于河口和海洋环境中。

    卢中秋说,文献报告该病菌的感染途径主要是两种,一是食用含有创伤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蚝、蚌类等海产及生鱼片:二是从皮肤上直接感染,如果身上有伤口,接触到海水、贝壳或鱼类,便有可能感染到此类弧菌。

    而另一位专家给出了一份浙江省舟山市曾进行创伤弧菌定量分析和毒力基因分型的报告——在2010~2011年,当地专家采集了舟山的对虾、活皮虾、水白虾、牡蛎、毛蚶、梭子蟹及淡菜(贻贝)7种生食海产品新鲜样本。结论中,毛蚶样品检出率最高,为41.77%,其次贻贝31.75%,再次牡蛎29.73%。而夏季检出率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可见,毛蚶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在所有海产品中最严重。

    渔业专家提醒,淡水的湖蟹也存在感染创伤弧菌的风险,特别是夏季应谨慎生食醉湖蟹。创伤弧菌遇60℃以上高温即可杀灭,为避免感染,建议水产品煮熟食用,尤其是甲壳类(虾蟹等)、贝壳类。

    什么样的人群容易感染创伤弧菌

    记者了解到,创伤弧菌是美国海产品消费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

    不过,卢中秋表示,2006年就已有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草案)》,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只要在发病早期来医院就诊,抢救成活率在70%以上,成功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这个病菌不具备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性。”卢中秋团队通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肝病,尤其是酒精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或者经常喝酒,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血液病等这些基础疾病的患者,是易被感染的高危人群,自己也要提高警惕。”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这类人群如果发现皮肤上有创口,在这之前又接触过海产品,一定要注意创口的变化。”卢中秋说,很多人因为创口小而不在意,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发现创口附近皮肤出现红肿,有肢体肿胀、疼痛,或出现发烧等现象,一定要立即去综合性医院及时治疗。”

    不过,消费者接触和食用水产品时也不必过于恐慌。专家表示,即便被蟹钳或贝壳夹一下,感染创伤弧菌的几率仍然是很低的,这种事的发生概率就好比“中大奖”。(钱江晚报)

    几天前,广州一位老伯宰杀螃蟹时,右手虎口不慎被蟹钳钳伤,患上了坏死性筋膜炎,几天后不治身亡。

    记者了解后发现,类似广州老伯这种被海鲜等水产品误伤身亡的事情并不是个例——去年,浙江湖州就发生了一起老太被小龙虾夹伤,数日后病逝的案例。浙江省淡水研究所所长顾志敏说,广东老伯和浙江老太的死亡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种叫“创伤弧菌”的水体微生物。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