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感恩·铭记||“育英”丰碑永矗立,一医人深切缅怀何黄美英女士
  • 作者:附属第一医院宣传处整理   供稿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卞成德   浏览:4802
  • 8月21日晚,温籍著名慈善家、附属第一医院名誉院长何朝育先生(已故)的夫人——著名慈善家何黄美英女士以95岁高龄,于台北安详辞世。得闻这一消息,全院上下不胜悲痛,大家自发沉痛悼念、深切缅怀这位令人景仰的前辈,感念何黄美英女士和先生何朝育为医院建设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在附一院,“育英”二字是爱的象征、奉献的标志。上世纪九十年代,“育英”伉俪捐资建造了育英门诊楼、育英病房大楼,资助了急诊综合楼的建设,捐赠了磁共振、救护车、电梯等设备等,使附属第一医院竞争力显著增强,有效地缓解了百姓“看病难、住院难”问题。

    作为旅居台湾的20万温籍台胞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士,何朝育先生与何黄美英女士也是迄今向我市捐赠款额最多的温籍人士。他们阔别四十多年的家乡温州,看到家乡财政困难、基础建设尚落后,不断慷慨解囊,为改善家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助力医院建设

    1992年,何朝育先生与何黄美英女士来到附属第一医院前身、原“瓯海医院”旧址,因目睹青石石碑上铭刻“瓯海医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回忆起当年被日寇关押在瓯海医院受苦受难的画面以及医院医护人员对他的悉心照顾,同时又看到病人席地而坐等候看病的拥挤现象,萌发了慈爱之心。他们与时任温州医学院院长李日千等联系,表达了捐资我院的意愿。

    同年6月5日,他们向医院捐赠了港币1500万元,作为建造育英病房大楼和育英门诊大楼费用。至1995年,实际捐资1772万港币、人民币300万元。1998年7月,他们看到医院建设工程效率很高,又捐资400万元港币,拟用于兴建急诊综合楼。除了捐资建楼,他们还捐赠了三菱电梯、空调冷水机、磁共振设备、皇冠轿车和丰田救护车等。

    据院史记载,1995年育英病房楼竣工使用以后,我院实际开放的床位数翻了一番,超过1000张,为全省开放床位最多的医院之一;育英门诊大楼投用以后,我院门诊用房增加了1万6千多平方米;急诊综合楼的投用增加急救用房7713平方米。他们的善举不仅大大改善了当时我院的办医条件和诊疗环境,使我院竞争力显著增强,也有效缓解了当时医疗用房紧张的局面,大大提高了患者就医的满意度。

    传承,融入血脉的“育英”情怀

    多年来,何朝育先生和何黄美英女士对附属第一医院的帮助一直铭记在职工心中。医院老领导叶文根说,“在我院发展最关键的时候,何老先生拉了我们一把,也正是如此,我院广大职工尤其是亲眼见证过那段历史的老职工们,对何老先生都有着亲人一般的感情”。

    “看到何黄美英女士去世的消息,我非常悲痛,何黄美英女士和他的先生何朝育为温州医疗捐助了很多建筑。我曾多次与他们夫妻二人接触,内心充满了对他们的敬仰,我会铭记何黄美英对温州医疗、教育事业的爱,让育英精神源远流长。”医院老领导陈肖鸣说,有机会还将前往台北,他希望能在何黄美英女士的墓前送上一捧鲜花,以寄哀思。

    为表达全院职工对何朝育先生与何黄美英女士的敬仰之情,更好地传承“育英”精神,医院要求医护人员身体力行,积极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造福百姓;将“育英”写入医院《院史》和在百年纪录宣传片中予以体现;并将南白象院区主入口道路命名为“育英大道”,在院区的西南面建造了“育英公园”,种植了“育英纪念树”,立碑纪念。

    2019年下半年,附属第一医院又启动了建院100周年社会公益医疗活动之2019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唇腭裂医疗公益活动(温州站)。这是由何朝育先生和何黄美英女士的儿子何纪豪先生发起的慈善项目,也是“育英”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和演绎。

    “育英”伉俪虽已逝,但他们的慈善大爱,将穿越岁月,横贯海峡,任时光流转也历久弥新,烙印在一医人心中,永驻瓯越大地。温医大附一院全体职工也将怀着这份难以忘却的“育英情怀”和感恩之情,不断奋勇向前,护佑人民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