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从实验室到临床试验,基孔肯雅热疫苗研发正在推进
  • 作者:记者 侯佳欣 实习记者 梁思涵    通讯员单位: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王书涵   字数:1829   浏览:966
  • 基孔肯雅热疫情已在广东地区持续了几个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0月5日至10月11日,广东新增报告225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其中江门市1255例。疫情虽呈波动下降趋势,但仍处较高水平。


    研发难度较大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同一健康研究院教授陆家海告诉记者,该病导致的症状常在感染早期出现,慢性阶段可持续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其列为需“紧急行动”的“严重”新兴疾病。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疗。


    陆家海表示,接种疫苗是提供持久免疫、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有效策略。不过,由于基孔肯雅病毒的遗传多样性,且病毒表面蛋白变异快,易致免疫逃避,造成疫苗保护效力降低。从细分谱系来看,基孔肯雅病毒主要有西非谱系、亚洲谱系、东/中/南非谱系、印度洋谱系四种。不同谱系病毒在遗传特征、地理分布和传播特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疫苗必须能预防所有谱系类型,因此具有较大研发难度。


    目前,全球仅有两款基孔肯雅病毒疫苗上市,分别为2023年11月在美国获批的减毒活疫苗Ixchiq,以及今年上半年刚刚获得美国、英国和欧盟批准的重组蛋白疫苗Vimkunya。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暂停基孔肯雅热疫苗Ixchiq的上市许可。此举意味着,这款全球首个获批的基孔肯雅热疫苗正式退出美国市场。


    国产疫苗进展慢


    据了解,已在部分国家上市的重组蛋白疫苗Vimkunya,尚未获得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也没有获得世卫组织的推荐。因为该疫苗在美国的定价约为每剂270美元,价格远远超出一些国家的承受能力。


    据陆家海介绍,全球还有多款基孔肯雅热疫苗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包括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核酸疫苗等多种类型。在我国,基孔肯雅热疫苗研发也已引起一些药企的关注,个别产品公布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进展缓慢。


    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多团队合作开发的两款基孔肯雅病毒mRNA疫苗,在2025年3月取得重要进展。动物实验中,其免疫原性和广谱保护效力已获得验证,展现出可作为临床候选疫苗进一步进行临床试验的潜力。康泰生物是国内基孔肯雅热疫苗拓展最深入的企业,其重组亚单位疫苗已完成Ⅱ期试验,乐观预计可能在2026年上市。此外,已布局登革热疫苗早期研究的智飞生物,也拥有研发基孔肯雅热疫苗的能力。


    具有一定紧迫性


    “我国基孔肯雅热疫苗研发工作处于初级阶段,要实现临床应用,尚需较长周期。”陆家海说。


    从技术层面看,尽管国内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已具备开展基孔肯雅热疫苗研发的技术基础与能力,但受限于社会层面对虫媒传染性疾病的认知不足,加之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许多研发成果难以实现高效转化。即便相关团队已掌握核心专利与关键技术,仍面临成果落地转化的现实瓶颈,难以快速推进疫苗向临床应用阶段迈进。比如,陆家海教授领衔的中国同一健康(One Health)LJH团队对基孔肯雅热开展了深入研究,疫苗研发也进入关键阶段,但团队尚缺乏专项资金支持,以推动研发早日进入临床试验。


    从产业层面看,国内传统疫苗企业对新型疫苗的研发投入往往基于多重考量,特别是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方面。首先是前期投入,仅Ⅲ期临床试验就要动辄数亿元,企业投入会非常谨慎。其次是市场回报,基孔肯雅热大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发病率更是远远低于流感等,开发疫苗的经济价值有限,以致不少企业仍在观望。再次是时间成本,若走传统研发路线,疫苗研发成功最快也需要5~7年,届时市场可能已被进口疫苗所挤占,疫苗企业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总体而言,我国传统疫苗企业更倾向于接收成熟技术,不愿在早期研发阶段投入资金和资源,缺乏前瞻性的创新意识。”陆家海说,不仅是基孔肯雅热疫苗,很多类似疫苗的研发都面临同样困境。因为企业必须权衡研发成本与潜在收益,然后将资源投向回报率更高的品种,如果没有国家战略介入就无人愿赌。


    陆家海表示,从当前气候变化趋势看,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还在升高。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一样,单纯依靠灭蚊效果有限,难以完全阻断病毒传播。疫苗是从根本上保护人群、避免感染的有效手段,因此将疫苗研发尽快提上日程不仅必要,更是具有紧迫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