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蛇缠腰”,很多人并不陌生,它的学名叫带状疱疹。这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疾病,尤其“青睐”中老年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病例约156万。令人担忧的是,约30%的患者会遭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这种疼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剧烈难忍,极大损害生活质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温附一”)疼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林海表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虽然不致命,但其带来的痛苦程度,常被患者形容为“生不如死”。在该院疼痛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患者占比高达四成。
林海主任解释: 带状疱疹的痛不仅是皮肤损伤带来的,更关键的是病毒对神经本身的侵害,引发神经炎症和损伤。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抓住“黄金窗口期”也就是发病一个月内的急性期。“急性期如果能有效控制疼痛和皮损,预后通常较好。若疼痛迁延不愈超过一个月,则很可能发展为顽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难度和周期将大大增加。”
据悉,温附一疼痛科收治的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患者已累计超过4800例,病情复杂程度不一,有些患者的疼痛史甚至长达数十年。
林海分享了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例: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疱疹长在胸部区域,剧痛难忍让她多次自残和轻生。辗转至温附一疼痛科后,林海团队为其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精准的神经阻滞、神经调控技术以及必要的心理干预。经过长达半年的系统治疗,虽然疼痛未能完全消失,但还算是减轻倒不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了。
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疱疹发生后一个多月,因听信并使用各种“偏方”处理皮损,导致严重的皮肤感染和溃烂。起初,患者和家属都以为只是皮肤问题,待溃烂处经外科手术切除修复后,剧烈的神经痛却丝毫未减。
林海分析:“这已经是典型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且因为早期疼痛未得到规范控制,加上皮肤严重损伤的刺激,很可能已形成了疼痛记忆。”
“忍一忍就过去了”是应对带状疱疹疼痛最危险的误区!林海强调,局部神经痛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 一旦大脑形成记忆,即使皮肤损伤完全愈合,剧烈的神经痛也可能持续存在,治疗将变得异常困难。因此,一旦确诊带状疱疹,尤其是出现神经痛症状,务必尽早到疼痛科或相关专科寻求规范治疗,把握急性期治疗的黄金时间,最大限度预防PHN的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