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专题
新闻
温医要闻
媒体温医
校园纵横
全媒体
温医视听
电子校刊
文化
学术动态
温医人物
温医主页
首页
媒体温医
校园纵横
温医视听
电子校刊
学术动态
温医人物
新闻标题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供稿单位
所有类别
医大要闻
媒体医大
校园纵横
信息公告
学术动态
温医人物
美文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省级
媒体温医
学习强国:今天我出镜丨梅丽琴:医者仁心 实力“宠娃”
作者:王春霞 邹芳
通讯员单位: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编辑:高拓
字数:2909
浏览:1466
时间:2022年08月19日
她是小患者口中的梅医生、梅阿姨、甚至是“梅姐姐”,在她的诊室,墙壁上贴着孩子们送来的画作,画里的孩子笑眯眯地在看牙。
每每看到孩子们龇着牙的微笑,儿童口腔医生梅丽琴总会特别有获得感。这样暖心的时刻在她近24年的行医生涯中常常上演。
梅丽琴现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以下简称温医大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她被许多家长誉为温州儿童口腔的“天花板”,年门诊量近3000人次,更有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
实力“宠”粉的她用精湛的医术和真诚的微笑,收获了一波波的“铁粉”。面对众多小粉丝的喜欢,梅丽琴说:“我做的事情其实很平常。”
这样的“平常”,她坚持做,认真做,20多年如一日。
小患者的家属说:医生的和言细语,让人如沐春风
在8月19日中国医师节之际,温州市民陈女士打进媒体热线,点赞梅丽琴医生并祝她节日快乐。
陈女士说,多年来,她的女儿因为龋齿严重,辗转了很多牙科医院、诊所。后来,她的同事向她推荐了梅丽琴医生。首诊时,陈女士和她女儿就喜欢上了梅医生,“我们第一次遇到这么有爱的医生,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她交流,本来在孩子眼里补牙是个有点‘恐怖’的事情,但是梅医生能消除掉恐惧感。”
孩子的龋齿严重,但又很害怕拔牙。梅医生看了之后说:可以试着补一下。补牙过程繁琐,陈女士看到,梅医生轻声细语不断地宽慰鼓励孩子,“不要怕,阿姨轻轻的。”治疗过程中,哪个环节会有点痛,痛多久,她也会如实告诉孩子。
在诊疗过程中,梅丽琴医生实时给孩子科普了很多牙科知识,并特意让陈女士拍下孩子治疗的视频,回家后提醒孩子爱护牙齿。现在,孩子对牙齿爱护得不行,牙齿一有什么不舒服,都念着要去找梅阿姨。
基于感动和感恩的心,陈女士给梅丽琴写过一封长长的感谢信:谢谢您!您把最美的笑容、最大的耐心、最宽的包容,献给接诊的每一个孩子!您轻轻地在孩子的胸前铺上纸巾,专注地低下了头,安慰孩子……说着还不时为孩子,轻轻地擦拭唇边的水珠……
不论多“难搞”的患儿,梅丽琴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话语不疾不徐,耐心细致地向家长解释病情。治疗方案的设计,总是从有利于孩子出发,哪怕这个治疗方案再困难再繁琐。每次接诊,她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而是要花很多精力在沟通和科普上。
她在温州收获了事业和家庭
梅丽琴是湖南人,本科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当年,华西口腔医学院在湖南省仅招生三人,她就是其中之一。
1998年,梅丽琴大学毕业时,正值温州医学院(温医大前身)首次面向全国招聘人才。梅丽琴回忆,“当时都没面试,只是通了个电话。”时任温州医学院口腔医院的林新平院长就向梅丽琴伸出了橄榄枝。梅丽琴就这样来到了温州。从此,她和温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她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
那一年,很多医学生应聘来到温州医学院,其中有一位是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的苍南小伙吴连拼。吴连拼现任温医大附二院副院长。两人相识相爱,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多年来,夫妻二人在事业上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结婚生子的梅丽琴一边工作,一边高分通过了同济大学儿童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考试。之后,又考博成功,顺利取得了四川大学预防口腔医学博士学位。她将自己的所学都倾注在了温州儿童口腔健康事业上。在她的带领下,该院儿童口腔科从2位医生发展到现在32位医生,是浙南地区最大的儿童口腔医疗科室。
这个医生的口袋里会“变”出很多玩具
在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医生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是,最近流行哪些小玩意儿?为了缓解孩子对牙齿治疗的恐惧,在她的诊室,除了五花八门的卡通贴纸外,还会“上新”一些小礼物。在她的带动下,科室许多年轻医生也纷纷效仿,大家平时还会交流哪些玩具受孩子欢迎。
就连送患儿礼物,梅丽琴也花了心思。“不能随便从抽屉里拿出来,要从白大褂的口袋里,变戏法一样拿出来。”
梅丽琴坦言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有点“社恐”,但接诊时,她却开启了“话痨模式”。在她看来,躺上牙椅的孩子各有各的可爱。她会认真夸奖孩子弯弯的睫毛,萌萌的脸蛋。她理解孩子的恐惧,有些孩子害怕治疗椅上的灯光,有些孩子害怕机械操作发出的声响。她总是柔声告诉孩子,“可以哭,但不要动。”
从业多年,梅丽琴没有职业的倦怠,因为小患者也带给她很多职业的获得感。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受伤磕坏了门牙,“羞于启齿”。就诊时,妈妈在一旁急坏了。经过梅丽琴的治疗,磕掉的门牙大致修复如初。男孩看着镜子里的牙齿,冲着妈妈“龇牙咧嘴”,扬起眉毛。瞥见这一幕,梅丽琴也感到特别开心。
在医疗界,有一句谚语“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但在梅丽琴擅长的儿童口腔领域,她自信地笑言,能做到“常常治愈”。多年的积累、精湛的医术,患儿日常的龋齿治疗、牙外伤,经她之手,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微笑!
她是守护“星星”的公益带头人
今年有一段时间,梅丽琴频频接诊自闭症儿童患者。后来,她才知道,她被“安利”到了自闭症患儿的家长群里。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由于他们沟通、理解能力不足,而且对陌生人缺乏安全感,看牙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拥有“星星的孩子”意味着较大的经济压力。
在她的带动下,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推出公益品牌项目“护星行动”,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就诊便利和医疗支持。她说:“我们希望给这些特殊孩子提供一个特殊的诊疗通道、一个私密的就诊空间,一些科学的治疗手段和宣讲,呵护他们的牙齿健康。”
梅丽琴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早在2010年,梅丽琴组织并开展了首届温州市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监测活动,检查了数千名儿童,连续调查3年,为有关部门了解和制定儿童口腔保健措施提供了基础资料。
作为科室负责人,她积极开展全市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为小朋友的牙齿健康保驾护航。医院的义诊宣教活动中、媒体的科学宣讲节目上,也能常常看到她的身影。
从医多年,梅丽琴最早的一批小患者已经长大成人了,她也和很多小患者成为了朋友。一位女孩告诉她,“梅阿姨,我考上温州中学了,以后我也要成为一名像您一样的牙科医生。”
在梅丽琴看来,每一次诊疗都是一场全情投入的“演出”,要抠好每一个细节,自己的表现不是完美的,但是家长和孩子都十分包容有爱,这样的“看见”也是一种深深的缘分。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90545395587173012&item_id=890545395587173012&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上一篇新闻:
学习强国:县级融媒丨龋齿越来越低龄化 奶茶成一大诱因
下一篇新闻:
学习强国:活力温州丨口腔医疗国字号盛会落户温州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图说温医
查看更多
温医视听
查看更多
每月热点
我校获批2024年度国家重点...
2022
《携手》系列纪录影像工程在温...
1735
温医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
777
校政企社协同赋能!温医大“康...
540
温州市高校清朗网络联合会二届...
3654
致敬实验动物 | 一堂生动的...
3577
学院路图书馆焕新开馆!温医大...
3032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揭牌...
2956
温医大与浙大携手深化药学学科...
2872
校长李校堃率团访问泰国
2594
温医要闻
媒体温医
校园纵横
图说温医
新闻专题
温医校报
温医视听
美文
温医人物
学术动态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 邮编:325000
网站管理
技术支持:
麦拓科技
温医大官方微博
温医大微信平台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
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