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网:医学路上的跑男 陈弟获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 作者:陈伟 梁洁华    通讯员单位:温州网   编辑:梁洁华   字数:   浏览:2387
  •     温州网讯(通讯员 陈伟 梁洁华) “选择医学,我从未后悔。”日前,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1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陈弟获得国内青少年科技奖项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医者仁心”让他踏上科研之路

        因为姐姐、姐夫和几位亲戚都是医务工作者,小时候的陈弟经常听到医院里发生的种种生离死别的诉说。每每听到这些,他总会天真地问:“现在的医学不是很厉害了吗?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病人治不好?”

        “直到进入温医大,我通过专业学习和在医院的实习才认识到,人类对很多疾病依旧束手无策。”2011年,陈弟考入温州医科大学,进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学临床医学,就要做一名好医生,而要成为好医生,就必须研究医学前沿问题,去挽救更多的生命,陈弟在心里暗暗给自己定了目标。

        2012年下半年,本科生跟着专业教师做科研的风气日渐盛行。当时还是大二的陈弟,废寝忘食写了份标书,然后开始毛遂自荐。从校本部生理生化教研室到机能实验室,再到学校附一医的医生办公室,虽然被一一回绝,但也成功的让一位同学将他招进自己的团队。跟的指导老师则是自己后来的专业课《寄生虫》任课教师谭峰。陈弟说,对弓形虫的认识算是入了科研的门儿。

    真喜欢,被叫疯子也无所谓

        从查阅文献到确定研究方向,从学习实验原理到掌握仪器操作,再到做实验、撰写报告和文章,陈弟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由于实验室器材紧缺,为了与研究生错开实验时间,他总是在早上六七点就赶到实验室,做完一些基本的步骤后再赶去上课。“只要是不上课的时间,他总会出现在实验室。”对于弟子的勤奋,谭峰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为了开展弓形虫相关研究,陈弟将自己完全“浸泡”在实验室。他每天早上7点多出发,一直干到夜里11点多才回宿舍,回来后继续整理实验数据等资料,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为了节约时间,他将每天的午餐和晚餐都固定为一家店的外卖;为了不错过实验的最佳时机,他经常将送到的外卖搁在一边,等实验完成后再吃。

        严重的睡眠不足,加上饮食的不规律,陈弟的身体渐渐出现了状况。新学期开始后,他出现了失眠和内分泌失调,整个脸上都长满了痘痘,严重到普通药物已经无法治疗,不得不靠吃激素来缓解。室友们觉得他这样太不值,有时甚至叫他疯子,而陈弟却对此淡然一笑。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海外交流打开一片新天地

        2014年7月9日,对于陈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他顺利通过了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Mr. Brown的面试,成为温医大被选派前往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IMB研究所开展科研交流的唯一一名本科生。当他发现身边的交流生都是其他名牌高校的高材生时,他又悄悄地给自己加了担子。

        他敏锐的科研思维、扎实的工作作风博得了教授们的赞许,导师YannGambin甚至多次表示希望他能在本科毕业后再回昆士兰大学读自己的研究生。

        在闲暇的时间里,陈弟开始思考自己国内课题的研究瓶颈,他惊喜地发现,这里的新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原先的漏洞。于是,他大胆地向导师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计划。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计划受到了导师的认可。于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开启了自己医学奔跑路上的加速阶段。

    继续奋斗,让梦想照进现实

        两个月的澳洲交流结束后,回到学校的陈弟马不停蹄地继续着自己的课题研究。他一直与澳洲实验室保持联系,借助对方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方法得出需要的数据,然后转化为进一步研究的支撑。实验课题令人欣喜地取得了期待已久的突破。

        2015年1月,他成功地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弓形虫线粒体琥珀酰化修饰的蛋白组学谱,并将成果以SCI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蛋白组学》杂志上,文章不久便被国际知名学术会议美国质谱年会收录出版。而单篇论文5.001的影响因子也创造了该校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新高。

        陈弟认为,“医生不仅是医者,也应是科学家。”因此,他在暑期刚开始,就征得研究生导师的支持,前往复旦大学神经外科免疫学实验室开始研究生课题研究。对于此次获奖,陈弟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会继续怀着本科阶段的科研态度,在以后的科研路上更加努力,更加坚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