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国家级
媒体温医
  • 光明日报客户端:浙江温州首例ECMO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成功撤机
  • 作者:陆健 王珏 丁礼仁 黄跃跃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编辑:黄佳丽 陈伟   字数:1433   浏览:6116
  • 昨天,浙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41重症隔离病房内传来喜讯,病情极其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陈某(化名),历经10个昼夜的ECMO技术及呼吸机支持等综合抢救,终于转危为安。据悉,这是浙江省内第二例应用ECMO技术后成功撤机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今年54岁的陈某因密切接触武汉回来的亲戚,于1月23日开始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一周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被紧急转入温医大附属一院进行抢救。医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疗措施,但患者的呼吸功能依然未见明显改善,并出现了严重的顽固性呼吸性酸中毒,机体极度缺氧的同时,体内的“废气”难以排除,二氧化碳分压高达到93.1mmHg,可以说是命悬一线!

    到2月22日,在吸入百分之百纯氧的条件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无法稳定地维持在90%以上。此时,在隔离病房外一直关注病情的医院党委书记夏景林带领的专家团队,以及在重症隔离病房里面的院长潘景业和浙大二院专家崔巍带领的团队都非常着急。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让每一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做后续的生命接力?

    依据诊疗规范,专家们一致认为必须尽快上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以让患者的肺得到尽可能地休息,借以争取逆转病变的可能。由于患者气管插管已10天,1周内撤除呼吸机的概率低,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气管插管带来的并发症,必须先行气管切开,再行ECMO。

    2月22日上午,经过多学科专家综合评估后,决定为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一声令下,主动请缨的耳鼻咽喉科主任张悦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一气呵成完成了气管切开术。由麻醉科副主任吴辉、心脏外科副主任王珏、体外循环李丽伶医生、CCU护士长谢强丽组成精干的ECMO小分队熟练操作,周密配合,在半个小时内便顺利地完成了ECMO的各项操作步骤。仅仅十几分钟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到了100%,心率逐渐降至100次以内,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为更加精细地护理患者,641病房的护士们4小时一班,每班至少有3名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24小时不离床地照顾陈某,其中1名护士专职管理ECMO,2名护士专职进行患者基础护理。CMO团队核心人员24小时在线,和值班医护随时沟通,及时处理抗凝、管路、流量等问题;呼吸治疗团队则不断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康复师通过手法和先进的仪器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肺和肢体功能锻炼……

    在ECMO的帮助下,患者的全身氧供得到恢复,二氧化碳分压快速下降。但ECMO只是把不堪重负肺暂时“替换掉”,让患者“先活下来”,为肺功能恢复争取时间。ECMO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任何一项并发症都可能致命,且随着ECMO运行时间延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加大。所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肺功能,及时撤机,脱离危险成了救治团队面临的最大难题。

    3月3日中午,潘景业院长在病床旁进一步下调ECMO参数观察到患者通气氧合功能稳定改善,结合分析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和呼吸机参数,果断作出判断,指令撤除ECMO。

    “谢谢大家!”3月4日,脱机24小时后,患者陈某用逐渐恢复肌力的右手写下了四个大字,感谢医护人员日日夜夜辛苦的付出。

    据悉,作为温州地区重症新冠肺炎集中收治的定点医院,温医大附属一院重症隔离病房集结了一支勇敢无畏、业务精良的多学科精英战队。整个救治团队相互分工,协调合作,发挥各自的专长,夜以继日地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一体化综合救治,成功救治了一大批的危重患者。

    网页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