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校园纵横
校园纵横
  • 温医大眼视光学院梁远波教授团队在《The Lancet Global Health》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 作者:杨璞   供稿单位: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编辑:高拓   浏览:3932
  • 近日,我校眼视光学院梁远波教授团队在The Lancet子刊The Lancet Global Health杂志(影响因子18.7)发表题为“中国人群青光眼筛查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用分析”的重要文章,该文章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卫生与发达国家的不同,基于温州青光眼筛查项目进行了卫生经济分析和评价,提出在中国开展联合闭角型青光眼的人群筛查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比。梁远波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论文是中国眼科学者第一次在The Lancet Global Health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也是我国第二篇发表在Lancet 系列期刊上的关于青光眼的文章。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4109X19302013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202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将达7 600万,其中六分之一分布在中国,高致盲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发于亚洲,全世界每10个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就有5个是中国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青光眼致盲的有效措施,但原发性青光眼早期症状隐匿,不易被发现,在我国约50%的闭角型青光眼未被诊断,90%的开角型青光眼未被诊断,待这部分患者因症状至医院就医时多已出现视力损害,75%的患者已发展至中晚期青光眼,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期。青光眼威胁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对整个中国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

    筛查则是早发现早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但英国、美国、芬兰等发达国家研究显示青光眼筛查成本较高,不适宜在人群中大规模实施,因而不被推荐。然而,一种公共卫生行为是否适宜推荐,受不同的卫生经济社会条件的影响巨大,需要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我国则缺乏基于人群的青光眼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关于筛查是否经济的争议一直阻碍着青光眼筛查的实施和推广。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青光眼防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闭角型青光眼在我国青光眼类型中所占比例较高(>40%),而且是临床青光眼的主要致盲类型;(2)闭角型青光眼诊断相对容易,防治手段明确,治疗效果确定;(3)我国青光眼患者及时就医比例低,医院就诊时40%至50%的患者一只眼已达盲的状态;(4)我国人口密度大,且具备较为完善的县乡村行政系统和医疗保障体系,筛查效率高;(5)我国的劳动成本低。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青光眼研究所所长——梁远波教授2014年开展温州踏青行动(温州为民办实事10大民生工程之一),致力于青光眼社区筛查,截止至2016年,温州踏青行动共筛查具名3万余人次,检出并转诊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等患者共5500余例。为了评价中国人群青光眼筛查的确切成本效益,为我国青光眼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证据,梁远波教授团队联合英国女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内外经济学专家,基于温州青光眼社区筛查的资料及经验,运用马尔科夫决策模型对中国青光眼筛查进行了系统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采用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方案筛查1位居民的成本为17.1元,采用开角型青光眼的筛查方案1位居民的成本为21.7元,在医院进行系统眼科检查需要花费107.9元,在农村,若实施闭角型青光眼筛查,每挽回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所增加的费用为1969.1元,每挽回一个盲年所增加的费用为4549.3元;若实施闭角和开角型青光眼联合筛查,每筛查10万人,能挽回246个盲年,每挽回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所增加的费用为3863.5元,每挽回一年视力所增加的费用为8691.2元,在城市实施闭角和开角型青光眼的联合筛查,能获得更大的效益,每筛查10万人,能挽回1325个盲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所推荐的经济的卫生干预措施,其成本应不高于3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中国实施闭角和开角型青光眼的联合筛查的成本低于这一标准,这提示在中国实施以人群为基础的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联合筛查具备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