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省级
媒体温医
  • 浙江在线:温医大暑期实践队携手小候鸟 寻根“蓝夹缬”
  • 作者:王璐炯 王锦晶 应银唯 程苗苗 曹博智 唐红洁    通讯员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编辑:温彬彬   字数:1042   浏览:2635
  • 浙江在线杭州7月31日讯(通讯员 王璐炯 王锦晶 应银唯 程苗苗 曹博智 唐红洁 钱芸芸)为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体验非遗文化,近日,温州医科大学“健康巴士 梦燃河溪”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向来自马屿镇河溪村的数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寻访非遗足迹 振兴乡村文化”研习活动。

    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在孩子们所处的温州瑞安市,有一门特殊的技艺——蓝夹缬。蓝夹缬技艺是中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自唐朝起便作为国礼敦睦邦交。然而时代变迁,在现代化工业的冲击下,传统的蓝夹缬工艺的传承却岌岌可危。

    为将蓝夹缬技艺重新带到大众面前,实践团成员开展了探秘蓝夹缬主题课堂,向孩子们普及蓝夹缬技艺的过去与现状。在这堂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想为这门技艺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带着满怀热情的孩子们,实践队员一面带领他们前往蓝夹缬博物馆,一面向孩子们科普。馆长王河生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瑞安马屿人,祖上九代皆以蓝夹缬印染为业。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王河生先生从小便对印染工艺有着浓厚的感情,在蓝夹缬技艺失传之际,带头促进了其在非遗保护名录中的收录。自2008年开设博物馆以来,他致力于发展、创新蓝夹缬工艺制品,在新时代赋予了扎染工艺新的生命力。

    听过这些,当实践队员带着夏令营小学员们进入博物馆,见到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河生先生时,他们无不心中震撼,为老馆长的多年坚守感到敬佩不已。

    在听了馆长对染料的来源和蓝夹缬的制作的详细介绍后,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采摘马蓝,参观制作工具,亲身体验绑扎染法,领略蓝夹缬技艺的风采。在实践团成员的帮助指导下,孩子们在白布上错落有致地扎上皮筋,经多次浸染后,拆开皮筋,一幅幅富有创意的扎染作品便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没想到传统技艺也这么有意思,这些东西应该让更多的人来尝试!”

    看着孩子们眼中的热忱,馆长欣慰地向实践队员说:“守护非遗的队伍需要像你们这样的新力量的注入。只有使更多的人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非遗的征程才能一呼百应。”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路途上,还有无数如王河生先生般的人正在努力着。他们或用一生去守护,或用生命去延续,只为让我国文化更加绚烂,续写千年传奇。

    非遗保护不可一蹴而就,此次带领留守儿童进入博物馆有益于更多的当地人接触非遗,了解非遗,投身于重焕非遗生机的道路。

    原文链接:http://gk.zjol.com.cn/yxfc/201907/t20190731_10700558_ext.s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