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卫技第七党支部是一支年轻的党支部,成立于2008年,由血液内科和内科实验室组成,目前共有党员28人。该支部党员文化程度高,年青有活力,工作干劲足,均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其中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9人,高级职称7人。该支部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因为事迹先进、工作作风优良,被评为院级先进党支部称号。近年来,卫技七支部在开展“创先争优”的活动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病人救死扶伤的工作之中。他们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精湛的医术和优良的作风对病人开展救死扶伤,维护人民的健康,为国家、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是目前浙南、闽北地区最大的血液病医疗、研究和教学中心。该科从1997年起就开始开展各种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异基因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和外周血的混合移植等。2003年还进行了浙江省脐血库首例异基因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007年1月,该科获得卫生部血缘及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资格认证,成为浙江省首批具有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资格的定点单位,并成为浙南地区唯一一家能够进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医疗机构。同年,该科通过申请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的移植单位和采集单位以及该库的正式成员。该科在2008年也获得了台湾慈济造血干细胞库的供者HLA检索和配型资格,并通过认证成为第42家合作医院。到目前为止,共有8位台湾同胞为该科患者捐献骨髓。目前温医附一院血液内科为中华造血干细胞库、脐血库,台湾慈济骨髓库、脐血库的协作移植单位。从2007年开始,血液内科每年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30例左右,成功率在90%以上。至今共完成100多例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展数量居浙江省第二、全国第十七位。
血液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俞康教授从事血液病学工作27年,对各种血液病及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的造诣。他主持和倡导开展多种新技术,并在浙南地区率先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2009年5月促成成立了“太平慈善造血干细胞移植专项基金”。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为贫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获得捐助资金50余万元。同时,他作为中华慈善总会(美国MAX基金会在中国项目)援助计划的注册医师,到目前为止为温州及周边地区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争取到近2000万元的药物援助。2009年他还荣获浙江省第四届“优秀医师奖”。在科研上,他长期从事血液学实验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多项课题,包括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卫生厅项目2项、温州市科委重大对外合作项目1项等。历年来各级杂志发表论文72篇,其中SCI收录7篇, Chemical Abstracts收录2篇,主编和翻译血液学专著各1部。
因为事迹卓著,俞康教授在去年荣获“中国医师奖”,他是此次温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师,也是继我院老院长李智渊教授之后温州市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医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亲自为俞康教授颁奖。
血液内科诊治的病人绝大部分都是恶性血液病病人,他们病魔面前往往绝望,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是卫技七支部的党员以及其他医生,和这些病人并肩作战,坚决和病魔作斗争,让他们感受到了生的希望。
众所周知,根治恶性血液病唯一的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目前为止,血液内科已经为100多位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需要花费巨大精力的工作,卫技七支部每一名党员、血液内科每一名工作人员为此都流过辛勤的汗水。每一次移植就是一场战斗,从HLA配型、寻找供者、采集干细胞,到进行干细胞移植,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不能有任何差错。每一次移植,也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经历过、感受过的每个人都无不为之动容。
一名年轻的白血病的患者小崔,她在深圳查出患了白血病,因为治疗费用不足,辗转全国多个城市,都找不到愿意为她做移植手术的医院。最后,在温医附一院血液科,该科医生为她多方奔波,筹够了治疗费用,并顺利完成移植、治愈了白血病。至今小崔身体状况仍非常良好。日前,小崔特地从贵州赶到温州,向挽救她性命的温州人表达感激之情。
再障的移植走在全国前列。血液内科为一名“重量级”患者成功实施了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一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体重达到132公斤,移植所需的干细胞量比常人要多2到3倍。而供者——他姐姐体重只有50公斤,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血液科医生想到了对他进行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只有这样,才尽可能多的采集到移植所需要的造血干细胞。这是浙江省至今患者、供者体重相差最悬殊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浙江省首例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超重体重、极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
最让人感动的还是那些远在千里之外、为恶性血液病患者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血液内科医生曾多次不辞辛劳、千里迢迢奔赴外地去取回造血干细胞,南宁、苏州、杭州、郑州、长春、深圳等地,都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脚印。尤其值得称道的无疑是台湾同胞,他们共8次为我院血液科患者捐献了骨髓。血液内科俞康、陈怡、胡旭东、钱红兰等医师都曾先后到过台湾花莲,进行横跨海峡两岸的爱心接力,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去取回这宝贵的“生命的种子”——造血干细胞。因为捐献者造血干细胞采集时间一般在上午,采集完后已经是午后。当他们拿到造血干细胞后就需要马不停蹄地赶回温州,有时候还需要多次转机、转车,到血液科骨髓移植病房时往往已是午夜。在病房等候多时的医护人员连夜奋战,把造血干细胞输到病人体内。至此,这场“爱心接力”才算暂告一个段落。
血液内科还多次为患者筹集治疗费用。在俞康主任的多次努力下,由太平功德会牵头成立了“太平慈善基金”,资助那些年轻的有治愈希望但经济困难的白血病患者。王云龙等患者都获得了数万元的资助。
支部还积极开展“送医下乡、结对帮扶”活动、永嘉山里孩子的关爱儿童活动。活动所到之处包括永嘉、苍南、平阳。此外,支部每年都开展“世界淋巴瘤日”大型义诊关爱肿瘤患者宣传活动,接受患者咨询,为患者答疑、送药,每次活动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和患者的好评。支部每年参加了大学城 “支持骨髓库扩容” 活动,开展造血干细胞知识普及宣传和系列讲座活动,为大学生现场答疑,扩大捐献干细胞的志愿者的队伍,使更多血液病患者能找到供者。十七病区的工友道兰阿姨因家庭贫困无法医治溃烂的右腿时,党员们知道纷纷为她捐款,短短半小时就捐了六千多,大家在传递爱。每个党员都热心投入公益事业,服务社会,传递浓浓爱心。活动影响面大,受益者多,并倍受媒体关注。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我们相信卫技七支部会在“创先争优”的活动中,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优良作风,执着追求,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到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