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鼻塞、流涕困扰十年,辗转求医难愈。50岁的文先生一直以为自己患的是慢性鼻炎,直到近日一次肺部感染就诊他才知道这是一种罕见病。
十年前,文先生出现鼻塞、流涕症状,极大影响了睡眠和生活。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鼻炎,为此还做了鼻腔手术。可术后症状时好时坏,还逐渐出现咳嗽、咳痰。温州各大医院跑遍了,药也吃了不少,每次就诊都按慢性鼻炎处理,疗效始终不佳。
不久前,文先生因肺部感染来到温医大附二院龙湾院区呼吸内科,接诊的吴成云主任医师听完病史后察觉异常:“普通慢性鼻炎经规范治疗或手术,不会十年不愈还伴咳嗽咳痰,肯定有其他问题。”追问发病细节后,一份血常规报告让医生警惕——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计数远超正常。“这一指标异常,加上长期鼻炎、咳嗽症状,与罕见病‘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高度吻合!”
进一步检查显示,文先生C反应蛋白、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升高,虽无哮喘病史却提示气道高反应,还合并慢性鼻息肉、周围神经损害等多器官受累表现。最终确诊:他患的是国家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中的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这病虽罕见但并非不治之症,治疗药物已入医保和国谈目录,个人负担不高。”医生的一番话打消了文先生的担忧。
目前,文先生接受美泊利珠单抗治疗后疗效良好,鼻塞、咳嗽等症状逐步缓解。吴成云解释,EGPA是罕见自身免疫病,核心是嗜酸粒细胞增多引发中小血管炎症。其“狡猾”之处在于早期症状普通:长期鼻塞、流涕像鼻炎鼻窦炎,咳嗽气喘似哮喘,易被误诊为常见呼吸道疾病,每年能接诊4~5例。他提醒,若鼻炎、哮喘经规范治疗仍久治不愈或突然加重,尤其伴随发热、体重下降、手脚麻木、胸闷心慌等全身症状,需警惕罕见病可能,应尽早到呼吸内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
来源:《温州都市报》2025.10.24 05版
链接:http://newspaper.wzrb.com.cn/newspaper?mediaKey=wzdsb&publishTime=2025-10-24&classify=0&id=10&showArticleDetail=true&docId=277410&curEdition=0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