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大健康论坛举办。由温州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温医大”)发起的中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在会上成立,来自中泰的协会、高校、机构与企业签约,将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持续推动两国生物医药融合发展。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该联盟的成立,也是进一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为中泰生物医药交流合作搭建新平台。
活动方供图
温医“朋友圈”再扩大
据介绍,中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是由中外协会、高校、医疗机构及企业等组成的学术性、非官方性、非营利性的组织。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泰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创新。
联盟成员包括泰中科技协会、朱拉隆功大学、玛希隆大学、清迈大学、马哈沙拉堪大学、宋卡王子大学、东方大学、格乐大学等来自泰国的8所单位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温州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佰诺创睿(温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来自中国的8家单位。
“温医大有坚实的科研基础,此次合作必将促进资源共享、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动两国生物医药与传统医药文化融合,最终造福两国百姓。”泰中科技协会秘书长、泰国协会代表披猜·宋成教授(Prof. Pichai Sonchaeng)见证联盟成立后欣喜表示。
在温州医科大学,联盟双方代表还参与了中泰友好院校交流活动,共同签署了《中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备忘录》《中泰医疗协作共同体备忘录》,标志着联盟成员在医学教育、产业协同、医疗服务领域的合作迈入多方联动、全域推进的新阶段。
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双方成立“中泰医疗合作联盟”,也意味着两国之间将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与技术应用,通过建立联合诊疗、疑难病例研讨机制,推动临床技术精准合作、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及现代化医院管理交流,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两国医疗人才也将加强互访、交流与进修。
据了解,为了促进中泰合作,今年以来,温医大先后派出校长访问团、附属医院访问团、学生暑期访学团以及中医药、护理、康复、药学等领域学术交流团,累计16个组团主动赴泰国开展深度对接,拓展了中外合作办学、人才联合培养、医疗技术海外推广、产业成果对接等多元合作,新增4所泰国高水平大学为合作伙伴院校,显著扩大了泰国友好院校“朋友圈”。
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中泰合作的温医大使命
实际上,温医大和泰国的缘分由来已久。
温医大是泰国驻沪机构-浙江省交流合作工作联委会的唯一高校成员,已成为浙江与泰国教育、医疗领域合作的重要桥梁。该校牵头的多个项目分别入选商务部、国家中管局、省政府外事办、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的对泰交流重点活动或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起,温医大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在双方紧密合作下,中国和泰国的教学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作为泰国首家引入中华医学文化的孔子学院,泰国东方大学构建“中文+中医药”“中文+文化”双轨课程体系,累计培养学员超万名。
借助中泰合作项目,中医药文化也在“一带一路”上不断播撒“健康种子”。2011年起,温医大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开展中医文化体验项目,每年组织10余名泰国学员赴温参加培训,把中国优秀的中医文化,如针灸推拿、中药辨识与采集、药膳养生等内容,传播到海外。2016年起,温医大、泰国东方大学与泰国中医师总会共建“泰国卓越中医师培训基地”;2018年起,两校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温医大累计700余名学生参加泰国高校的交流学习。同时,温医大面向泰国设立药学研学团、中学生春令营、护理学夏令营等项目,吸引上百余名泰国师生来温交流。
活动方供图
此次青科会期间,由温医大牵头的“中国-古巴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联合转化研究中心”签约成立,将重点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展联合科研攻关、临床转化、人才培养。古巴科学院院士、古巴神经科学中心主任米切尔·瓦尔德斯·索萨一行特地参观了温医大、瓯江实验室等,“温州拥有顶尖的科研人才和现代化的实验室,以及突出的临床设施等。相信在温医大的带动下,温州将成为中国脑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之一。”他认为,双方合作也将让中国、古巴以及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受益。
医疗无国界,中泰医学友好交流合作,正以更深厚的积淀、更开放的姿态书写新的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