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校园纵横
校园纵横
  • 我校举办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提升暨瓯医青语第三期培训班
  • 作者:叶紫涵 张洁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   编辑:温彬彬   浏览:34
  • 11月14日下午,瓯医青语论坛第三期在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6A107教室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浙江省知名媒体评论员程振伟老师作题为《叙事表达系统视角下的网评写作与网络文化构建》的分享。程振伟围绕其独创的“叙事表达系统”,融汇多年新闻宣传、网评写作与教学实践经验,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精彩分享。

    讲座伊始,程振伟直指当代传播的核心困境——注意力稀缺。他强调,在信息过载的今天,叙事者难以长久地凝聚听众的注意力,使其持续不涣散。为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叙事者会率先抛出一系列专业头衔,以达到抓住听众注意力的目的,但这种效果是一时的,并不能长久地维系听众的注意力,最终还是要依靠叙事的底层逻辑。“叙事者需构建一个以目的目标为导向、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表达系统,做到讲述清晰、生动,并能激发听众的参与意愿。”程振伟介绍道,这正是他多年来在新闻、网评、短视频等多领域实践中提炼出的底层逻辑——“叙事表达系统”。

    程振伟据此系统提出了“初级-超级叙事者”的成长路径,并配套了系列实用工具。他认为此方法在高压场景中尤为有效,这一点在其教学中得到了验证:他的课程通过问题导向和互动研讨,成功引导学生从难以理解到深入领悟,甚至涌现出能超越老师的“超级叙事者”。

    程振伟指出,网评写作的核心在于结构与细节,而人工智能的普及正重塑这一领域。AI能高效构建逻辑框架、生成初稿,但难以把握细节的真实性。他强调,网评员应具备“话语权意识”,通过精准切入与深度分析,勇于在舆情中发声引导,以真实细节打破舆论定势、凝聚社会共识。

    面对技术冲击,他演示了如何借助其研发的“思政亲和力表达系统”,通过提示词运用与细节填充来撰写网评。同时他警示,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框架构建能力退化,弱化高强度思维训练。因此,在AI辅助时代,创作者更需聚焦思想深度、细节真实与情感共鸣,守住“思想连接”这一核心竞争力。

    讲座尾声,程振伟鼓励师生将叙事表达系统内化为底层思维工具,秉持“先做深,再做广”的路径,通过持续实践提升表达与思想力。他深刻指出,在人工智能重塑表达的时代,人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源于深刻的思考、严密的逻辑与真挚的共情。整场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网评写作与网络文化的认知,更提供了一套可迁移、可实操的方法论,为在信息洪流中有效发声、精准叙事指明了实践方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上一篇新闻:尚无新闻
下一篇新闻:我校在浙江省第十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佳绩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