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升学生安全委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10月25日,温州医科大学第五届安全委员培训在茶山校区和滨海校区同步开展。本次培训紧扣“责任意识”、“理论知识”、“实战技能“三大核心,围绕治安、交通、消防三大领域展开,邀请公安、交通、消防等一线专家及校内骨干教师开展专题讲座。
在开班仪式上,安全保卫部负责人表示,学生安全委员作为校园安全网络的重要力量,兼具“安全员”和“先锋队”的双重身份,是班级安全的“守门人”。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培训切实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通过系统培训提升责任感与专业能力,带动班级同学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为构建平安校园、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温医大贡献力量。

治安安全
茶山派出所钱启勋警官结合校园高发案例,深入剖析了电信诈骗、盗窃、侵占等治安问题的防范要点,提醒安全委员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并传授了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技巧。
北岙派出所的林彬琳警官从安全委员的自身定位出发,凭借数据支撑,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指导安全委员们学会识别各类陷阱,有效守护自身及同学们的“钱袋子”。

交通安全
温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城市道路四大队八中队副中队长邱强楠以发生在大学城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为切入点,重点讲述了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和系牢安全带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危险驾驶的陋习、事故处理流程及汽车盲区的识别方法,让安全委员再次深刻认识到学习交通知识的必要性、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洞头区公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队王相猛警官通过多个触目惊心的事故案例,深入剖析了每起事故背后的直接原因与深层教训。通过与现场安全委员的问答互动,将“从源头预防、知风险、会防范”的安全理念深深植入人心。

消防安全
瓯海区消防救援大队宣传员姜逸豪围绕校园火灾案例分析、校园常见消防器材设施的使用以及疏散逃生自救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安全委员们增强了防火意识,掌握了基本的火灾防范、火灾扑救和逃生自救技能。
安全保卫部消防科叶龙龙为大家系统性地构建了消防安全知识体系。针对校园消防预防工作的关键点,叶老师特别强调了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潜在风险,以及电动自行车火灾的预防措施。
理论培训结束后,滨海校区参训安全委员移步操场,在洞头区消防救援大队队员指导下进行了模拟“逃生屋”和灭火体验。在灭火演练环节,大家轮流操作灭火器,按照“提拔握压”口诀,迅速扑灭模拟火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应对突发火情的实战能力。

接下来,学校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2025级新生开展安全教育体验馆活动,通过模拟各类灾害场景,让新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实用的应急避险技能。
班级安全委员队伍是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重要力量。自2021年起,学校已开展五期安全委员培训班,通过主题讲座、素质拓展、实战演练、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增强安全委员责任意识。后续安全保卫部将依托校警驿站平台,定期开展安全委员队伍素养提升,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为安全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