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晚报:毕业40载,他用“落叶归根”诠释爱
  • 63岁温医大校友汪衍德签订志愿书,百年后将遗体捐献给母校
  • 作者:范晨 卞成德    通讯员单位:新闻中心   编辑:江叶龙   字数:   浏览:1504
  • 你会用什么去报答母校的爱?前天下午,温州医科大学77届毕业生、63岁的老校友汪衍德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请求在百年以后把遗体捐献给给予他医学启蒙教育的母校。                                               

     

    晚报讯 你会用什么去报答母校的爱?前天下午,温州医科大学77届毕业生、63岁的老校友汪衍德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请求在百年以后把遗体捐献给给予他医学启蒙教育的母校。他现场赋诗:“温州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前身),亲爱的我的母校啊,你是一棵参天大树,我是树上的一片树叶,是你滋养了我,是你成就了我,树叶终究要枯黄,树叶终究要落下……”,深情诉说了一个毕业40年、年过花甲的学子对母校深沉的爱。

    选择进入温医学习

    汪衍德是衢州常山县人,退休前担任常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是常山县卫生系统骨科名医。小时候的汪衍德生活在农村,有一年母亲帮助并收留了一位生病的赤脚医生在家居住,后来这位老郎中治好了村里很多人的病,从那时起,汪衍德就萌生了学医的想法。1974年,迎来读大学机会的他放弃了去浙大中文系、数学系的机会,坚持他的医学信念,来到了温州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前身)开始了自己的医学之路。

    在温州医学院几年的学习时光,学校严谨的学风和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他年轻的的心里种下了 “医者仁心”的种子,也是在温州医学院他第一次对解剖和人体产生了了解。他回忆说:“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解剖课前,老师指着大体老师对我们说,不管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什么人,但是现在他们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一定要认真操作,小心轻放,尊重他们,敬重他们!”

    18年坚持献血万毫升

    1999年,汪衍德所在医院科室来了一位出血性休克的病人,需要紧急输血,但医院没有病人需要的B型血,危在旦夕之际,他毫不犹豫地献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血。病人转危为安后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感谢您挽救了我的生命!”

    从那以后,他把1月18日和7月18日当做他的献血日,坚持无偿献血。到60周岁时,他献血总量达到了10200毫升,是常山县连续多年的献血状元,获得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2013年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金质奖章。

    按照献血法的规定,60岁以后不能再献血,也不能捐献骨髓。汪衍德经过慎重思考,并征得家人同意,决定在百年以后把遗体捐出去。捐献给哪里呢?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母校。

    引来师生现场落泪

    前天,学校特意为老人举办了一场简朴而温馨的签字仪式,在仪式上,汪衍德动情地说:“‘当年是温医给了我最初的启蒙,给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今天我签了遗体捐献协议,算是落叶归根了。”

    老人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让现场400多名师生动容、落泪,也让签字仪式的主持人都感动地说不出话来。温医大检生学院16级学生郑亚茹红了眼眶:“这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次演讲,尽管很短很短。捐献遗体让我们感动,但是最触动我内心的,是汪老师诗里面、声音里面流露出的他对母校的爱和崇敬。”

    原文链接:http://www.wzrb.com.cn/%252525252525252525255c/article811683show.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